興業銀行徵信系統數據品質獲評“雙優”

2018-08-09 10:50: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張麗麗):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對全國性銀行的考核評選中,興業銀行獲評“2017年度企業徵信系統數據品質工作優秀機構”和“2017年度個人徵信系統數據品質工作優秀機構”,興業銀行8名員工同時獲評優秀個人,進一步凸顯興業銀行數據治理工作成效。

  當前,大數據“風潮”席捲,銀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積累了客戶數據、交易數據等海量數據。興業銀行充分認識到數據是銀行的戰略性資産,高品質數據是提升銀行精細化管理、打造金融科技實力的重要基礎,經過多年努力,已基本建成數據治理體系。

  數據治理有源頭活水

  2018年4月,興業銀行收到一份以河南省洛陽市秦先生名義提交的信用卡申請表,審核人員發現,申請人填寫的手機號碼與人行徵信信息中的手機號碼不一致,隨即聯繫到秦先生本人,對方表示從未申辦興業銀行信用卡,申請表信息均非本人信息,後經了解其身份證曾經丟失過。這一例子雖小,但説明銀行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妥善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客戶防範金融風險,也為自身業務增添了安全砝碼。

  這只是興業銀行徵信數據品質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興業銀行數據治理、監管報送和數據應用工作屢獲監管機構肯定。2017年,興業銀行獲原銀監會首屆EAST勞動競賽優秀報送單位稱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電子化科技創新獎、工信部標準研究院首屆中國數據標準化及治理實踐貢獻獎;客戶風險統計工作數據品質在原銀監會21家直管銀行排名中7次獲得第2名;憑藉數據統計工作的良好支撐,興業銀行還獲得國家外管局年度評比A類銀行,在人民銀行統計工作考評中連續多年獲得一等獎。在數據品質的基礎上,興業銀行研發的以“黃金眼”為代表的大數據智慧産品獲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科技發展獎二等獎、原銀監會“信息科技風險管理”一類成果獎、Gartner全球最佳創新案例等十多項國內外榮譽。

  數據治理成績的源頭活水,是興業銀行體系化的數據治理措施。興業銀行十分重視數據治理工作,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實行數據治理歸口管理,統籌推動全行集團從組織保障、制度標準、規範執行、監督評價和分析運用五個維度深入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尤其是在分析運用方面,通過“治用結合、以用促治、急用先治”推動各機構積極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同時以建設數據分析實驗室為抓手,加快數據應用實踐和産品孵化,研發了智慧風控産品“黃金眼”、智慧行銷産品“金名單”、快速建模産品“魔豆精靈”等多款大數據産品。其中,“黃金眼”對未來三個月內可能降為“關注”類以下評級的企業預警準確率達55% ,“金名單”2017年累計提升全行零售綜合金融資産近450億,帶來企金財富及融資業務增長超210億,而“魔豆精靈”提供自動衍生變數功能,建模數據維度擴大至10余倍,建模時間由傳統3個月可縮短至2周。

  打通“奇經八脈”提升服務

  數據治理的成效,最終體現在精細化管理提升客戶服務上。

  興業銀行的業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大幅提升,如:對公開戶業務將16個交易歸併為1個交易,櫃面開戶平均時間僅需半小時;推進櫃面無紙化,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減少網點憑證印刷、配送、整理、掃描及檔案保管成本,分行紙質零售業務憑證的印刷量平均減少80%左右。這些凸顯了興業銀行通過系統和數據貫通的流程銀行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6年底,興業銀行啟動流程銀行建設項目,旨在推動條線融合、實現數據和系統全面貫通,這個“強基礎”的過程,也是我國銀行業內罕見的銀行再造。興業銀行領導層認為,系統的互聯互通以及標準的統一是最基礎的,此後才是新技術運營。流程銀行建設要確保技術平臺一致,數據標準統一,數據治理就是關鍵。如果沒有強大的“基礎”,無論是智慧銀行建設還是開放銀行建設,都容易出現顧前不顧後的風險,即新技術雖已運用,但後端還會面臨為了新技術運用而進行大規模改造的風險。

  基於對數字化新時代內涵和要求的深刻認識,2017年興業銀行提出推進“四個銀行”(安全銀行、流程銀行、開放銀行、智慧銀行)落地。即始終將信息安全放在首位,守住合規底線,同時提升流程銀行打通集團內部“奇經八脈”的能力和開放銀行整合外部資源的能力,打造具有強金融屬性的智慧大腦,提供更加智慧化的銀行服務,最終滿足客戶對體驗和個性化産品及服務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5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明確將數據治理與公司治理評價結果或監管評級掛鉤,數據治理能力日益成為銀行的核心能力之一。對此,興業銀行表示,將以指引為指導,不斷夯實數據基礎,使數據治理工作為推進“四個銀行”建設創造良好條件,讓金融科技更好地賦能經營轉型和創新發展要求,滿足客戶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