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全科學領域高端交流峰會之一,第11屆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日前在上海海事大學開幕。來自美國東北大學、新奧爾良大學、麻省大學、紐約大學、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法國巴黎東大、西班牙拉蒙尤以大學、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以及我國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254位安全科學專家學者齊聚上海,共同探討安全科學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本次會議以智慧安全為導向,分別在傳統的火災、爆炸、化工、環境等安全領域以及智慧消防、智慧航行、新能源安全保障等安全科學前沿領域展開了廣泛探討和深入交流。
大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加拿大等國的專家學者分別就工業安全、海洋安全、火災爆炸、核能安全、城市安全等研究方向作了大會主旨報告。會議除對傳統安全研究方向的相關進展進行討論外,更多地聚焦于前沿性的安全新領域。
智慧消防是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最新技術,配合大數據雲計算平臺、火警智慧研判等專業應用,實現城市的消防的智慧化,是智慧城市消防信息服務的數字化基礎,也是智慧城市智慧感知、互聯互通、智慧化應用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自清華大學的黃宏教授和中國標準化研究所的秦挺鑫副研究員則分別針對彈性城市的概念進行闡述,建議打造彈性城市應對火災、爆炸以及其他自然災害,以期構建更加立體化、全覆蓋、無盲區的城市安全管控網絡。
會議就智慧航行安全和冰上絲綢之路中涉及的極地航行安全保障等問題展開討論。“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在陸地資源不斷匱乏的今天,海洋逐漸成為人們獲取資源的最佳選擇,而海洋環境的獨特性同時滋生出很多棘手的安全問題。”來自美國麻省大學的陳長勝教授如是説。陳長勝所作的“多尺度FVCOM全球-區域海洋模型預測系統在海洋救援、導航和災害預警中的應用”大會主旨報告指出了當下海洋安全焦點問題所在。
此外,會議還針對新興能源的安全保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南京工業大學王志榮教授在大會報告中指出“鋰離子電池經過幾十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廣泛應用於能源存儲系統、電動汽車、電子設備及可穿戴設備等,而鋰離子電池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與會的許多學者也從各個方面論述了鋰離子電池在過充、過放等嚴苛條件下熱失控行為,指出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本質安全設計的必需性。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AtsumiMiyake教授同時指出“作為未來能源的氫燃料電池最近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未來勢必佔據更大的市場,而加氫站的不斷涌現也伴隨著許多的安全問題”。新能源帶來的安全新問題需要全方位的風險評估,如何完善新能源的安全保障體系乃是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