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故事多:壟上書飄香 阡陌智慧生

2018-08-14 08:52:5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圖説:今年書展100個分會場裏新增了6個農家書屋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青浦丨薄荷香文苑

  青浦區朱家角鎮林家村窄窄的水泥路,一邊靠著稻田,一邊倚著農房。雨天,俏皮的野花探出頭來,又濕嗒嗒地低下了脖頸。純然的村野之氣,不驕橫,不做作。路上,偶有幾個村夫踱過,光影裏,全是老底子的篤悠悠。傍晚,52歲的醫學博士張瑞傑有時興起,一路健步直走到熙來攘往的朱家角古鎮,足足要一個半小時。

  既無淺顯的噱頭攬客,又無刻意的避世作餌,但如今,林家村倒是常有客人慕名而來。張瑞傑家那幢翻修過的農家宅子,一時成了人氣所在。吸引人的,是夫婦倆精心打造的農家書屋。室外,掩映葉光含翡翠,參差石影帶芙蓉。而室內,卻是字裏行間的情致,言之有物的道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圖説:張瑞傑夫婦精心打造的農家書屋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書屋——稻田裏的守望者

  林家村的農家書屋,有個好聽的名字:“薄荷香文苑”。女主人陳君芳是本地人。最熟悉的耕作日常,養成了一顆向善愛美之心。開畫廊,辦書店,這些年她的文藝往事樁樁件件。陳君芳原先在鎮上開過一家“薄荷香書店”,沒賺過錢,卻一開八年。她有著自己的“虛榮心”,“我先生説,如果書店開個20年,等於陪伴孩子長大,那是多有成就感的事啊。”無奈停業後,陳君芳把剩餘的書都捐給了大別山裏的學校。

  如今,農家書屋是稻田裏的守望者,從書本中找到善惡,辨明是非,尋回初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圖説:女主人陳君芳有一顆向善愛美之心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林家村倪馬205號,你很難過門而不入。盛夏時節,幾朵紅色紫薇的點綴便頓時活色生香起來。入門即是小院,花花草草,辨不出名字的居多。“以前還種過絲瓜,現在是紫藤和薔薇。”陳君芳透露,熟客來訪,也習慣帶一盆花,久而久之,更是萬紫千紅了。書屋的主體是一樓的開放式閱讀空間,足有90平方米。書,一層層,直與透著粗糲感的原始天花板齊平。隨處可見的畫架上,風景人像,全是主人的藝術分享。書屋的另一部分,是精緻的屋頂花園,其中砂石遍佈,十多只舊石磨散落其中,頗有意趣。“油菜花開的時節,這裡更是美不勝收。”張瑞傑説這都是妻子監工,一點點打造出來的美不勝收。

  美,是外貌。內在,也當真是實打實的。農家書屋的藏書總計三萬餘冊,藝術類、醫學類、社科類,包括萬象,當然小説也不少。“有自家的,有朋友的,也有出版社的幫助。”沒有收費,只憑心意,一杯茶,一本書,偶聞貓叫或犬吠,便是一下午的稍縱即逝。始於2015年,三年的積累,農家書屋日漸熱鬧起來,不僅有村民,更有遊客,“每日人來人往”已是常態。在鄉間,徜徉文化的綠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9

圖説:書屋“每日人來人往”已是常態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沙龍——鄉下的星星很亮

  書屋,早已不光光是讀書的地方了。呼朋喚友,共話風流。隔三差五,星期讀書會、現場音樂會、中西醫講座……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名目繁多。書屋,儼然一個小小的沙龍,返璞歸真,聚集起智慧。“村子裏熱鬧起來了,油雕院的畫家,田耘社的相聲班子、電影導演都在我們村住下了。”張瑞傑的“野心”,這棟三層高的小樓已包容不下了。

  若讓張瑞傑講故事,“我的前半生”裏,他一直都居於城市。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後在逼仄的日本,張瑞傑就呆了近15年。起先,他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又去世界衛生組織從事公共衛生領域的相關工作。他心底從未更改的夢想,便是讓中醫回歸百姓。“中醫在中國文化中與衣食住行都有關。農村,讓中醫看得見,摸得著。田埂裏的菜,通通都是中藥。”自家100平方米的院子裏,也種下了艾草、益母草等常見藥材。張瑞傑希望從農家書屋的實踐開始,將林家村打造成一個中醫文化村。“可以在村莊裏種植中草藥,還可以做藥膳,研製藥茶、藥酒。”他透露,與中醫相關的APP正在研發中。而金秋10月,書屋將推出最有文藝范的鄉村週末,屆時還會有藝術家集市等助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

圖説:讀書沙龍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書本,讓一切有了可能。小小書屋,凝結起人氣和鄉親們的精氣神。正在外地念醫科大學的兒子和父親説:“總難忘,鄉下的星星很亮。”田埂頭上,也有遠大前程,也有很多種可能。

   鄰家——這裡人與人很近

  上個週末,與往常一樣,書屋格外熱鬧,城裏的朋友帶著家人來看看書,聊聊天。“林家村582戶,常住人口1580人。”張瑞傑如數家珍。對於大多數的當地村民來説,與其説這裡是人氣書屋,不如説就是鄰居張瑞傑的家。小樓三層,樓下敞開大門迎四方客,而張瑞傑夫妻和岳父岳母就住在樓上。

  年輕人走南闖北愛折騰,一來二去村子裏的空宅率高達70%。人愈少,關係愈顯親近。串個門,話家常,誰都知道對方的底細。“扭轉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其實不容易。自從有了這間書屋,發現年輕人時常回來走動了,還帶來自己的同事和朋友。而書屋,總是雷打不動的‘到此一遊’景點。”就像是自家人有了什麼得意事,親裏親眷説起來口吻總是與有榮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1

圖説:週末的書屋格外熱鬧 新民晚報記者 華心怡 攝

  來找張瑞傑的老人家,多是來尋醫問藥的。有時看到心儀的畫冊,只要簽個名,就能借閱帶回家。書屋帶來的變化,誰都看在眼裏。張瑞傑感慨:“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回歸,配套服務必須跟上。有樂趣才會回來,有收入才會回來。”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鄉間的野趣引人入勝,但長久的怡情,卻在乎內在的氣質。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好一片有靈魂的開闊天地,上海鄉村之大美,始於閱讀,卻不止于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