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從“鋼花”轉型“浪花” 百姓“出門見綠”

2018-08-13 09:03:4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寶山從“鋼花”轉型“浪花”,百姓“出門見綠”,更是為了保證——最後一公里 碧江入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吳淞炮台灣國家濕地公園。(寶山區供圖)

  站在吳淞口古炮臺上,放眼望去,奔騰了6300多公里的滾滾長江水,在這裡變得安靜而婉約,依依不捨地匯入大海。當地人説,這裡是觀賞長江入海的最佳地點。

  寶山區緊臨長江入海口,區域長江岸線29.239公里。這“最後一公里”,對於既保證長江水的乾淨安全,又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堅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

  郵輪産業迎來新機遇

  在吳淞炮台灣國家濕地公園的江邊,向西北方向眺望,能清楚地看到不遠處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內有巨大的郵輪停靠,白色的輪廓在藍天下鮮明奪目……2011年10月才開港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連續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已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郵輪母港。

  走進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記者立即被剛剛啟用的兩棟新客運大樓吸引。它們的建築面積約為5.5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多個郵輪停靠造成的客流壓力。

  隨著郵輪碼頭擴建工程的完工,目前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新建碼頭2座和平臺、引橋、客運大樓及廊道,擴建岸線總長度至1600米,擁有兩座15萬噸級碼頭及兩座22萬噸級碼頭。屆時將形成水陸聯動的四船同靠、年接靠國際郵輪800至1000艘次,年接待遊客量600萬人次的運營能力。

  據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友農介紹,今年,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實現“三船同靠”,接靠郵輪160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109.1萬人次、增長11.5%,遊客總量突破千萬大關。長三角地區郵輪遊客選擇從吳淞口出發的超過八成,帶動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客源地市場。

  “郵輪經濟讓原來以生産型、運輸型為主,以解決交通為主的樞紐港,轉變成為一種度假經濟、體驗行銷、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寶山區濱江委主任朱眾偉告訴記者,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水系、路係、航空線路四通八達,長三角地區的消費理念、收入水準也能夠支撐其快速發展。

  目前,寶山區依託上海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平臺,不斷延伸郵輪全産業鏈。利用寶山區在郵輪製造的資源和平臺優勢,發揮長三角蘇浙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在船舶設計製造及配套方面的優勢,共建世界級郵輪製造配套産業集群;推動發展“郵輪+內河遊輪”,探索建立連接長江中下游的郵輪航線,共同打造長三角水上旅遊品牌等。

  為減少停靠港口的郵輪對港口和長江的污染,實現“綠色港口”建設目標,郵輪經濟自身也在升級換代。記者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內注意到,緊靠郵輪的岸邊有一組巨大的集裝箱式白色設備。據王友農介紹,這是港口岸基供電項目,2016年7月,一期項目正式投運;2017年12月,2號泊位岸電設備通過了項目驗收。這不僅是目前世界最大郵輪變頻岸電系統,也是亞洲第一套郵輪岸電系統,將有效實現綠色港口的目標。

    讓百姓享受到大自然的“饋贈”

  作為此前業態比較粗放的老工業基地,近年來,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老工業區轉型,始終是寶山的主線。

  除了郵輪所代表的浪花,寶山的櫻花,也越來越為人津津樂道。每到春天,顧村公園裏總是人頭攢動,週末甚至有超過10萬的遊客來此賞櫻遊玩。園內1.2萬餘株櫻花迎風開放,形成粉色的花海,極為壯觀。即便正值夏天,也能在此觀賞到88個荷花品種,為人們送來一份靈動的美麗。

  為增強市民的生態獲得感,寶山區近年來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從綠地、空氣、河道、污水等方面,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建設,探索走出一條從白、紅、黑、黃、灰各色廢氣“五龍飛舞”到郵輪産業、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材料、重大板塊、生態環境“五龍騰飛”的轉型升級之路,打造出體現上海水準、具有寶山特色的城市轉型作品。

  在土地減量化中,寶山僅去年就盤活近2000畝低效工業用地。一系列措施拓展了産業升級空間,更以重點區域開發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近年來,成功創建了張江高新區寶山園,重型燃氣輪機、海洋裝備、機器人、衛星應用、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郵輪産業、大數據、平臺經濟、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四新”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加快集聚,飛凱新材料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林肯電氣等一批跨國總部順利落戶。

  寶山區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至2035年,全區生態空間佔陸域空間比例將不小于25%,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20%,公園綠地500米覆蓋率達9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讓百姓“出門見綠”成為現實,並更加注重綠化、彩化、珍貴化和效益化,讓人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饋贈”。

  為保證一江碧水順利匯入大海,寶山區著重提升水環境品質:加強水源地保護,全面關停清拆水源保護區內的工業污染源;加快推進河網水系綜合治理,改善區內河道水質,提升河道生態功能;至2020年,地表水環境品質將得到有效改善,實施骨幹河道綜合整治10公里,骨幹河道疏浚55公里,完成生態修復與景觀河道建設25公里;全面消除重污染河道,主要鎮級以上河道水質明顯改善,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主要鎮級以上河道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力爭達60%。

  緊臨長江入海口的寶山區,在保護髮展理念引導下,將駛向更廣闊的海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