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閱讀和聲”愈發響亮

2018-08-22 09:18:2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申城“閱讀和聲”愈發響亮 2018上海書展落幕,“書香滿城”讓常態化閱讀活動越來越成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上海書展最美的風景是讀者。 本報記者 蔣迪雯 攝

  一邊是讀者們抓緊最後幾個小時選書購書,一邊是李野默、喬榛、肖雄、方明等名家誦讀經典的“相約星期二誦讀會”吸引越來越多人停下腳步……為期7天的2018上海書展8月21日晚落幕,主會場的最後場景映射著書展的追求:將新書好書和閱讀活動作為兩個並列主角,讓全民閱讀深入人心。

  無論狂風暴雨還是驕陽似火,或在主會場耐心排隊入場,或在100家分會場的實體書店、農家書屋聆聽名家講座,“上海書展最美的風景是讀者”,不止一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出版人這麼感慨。而閱讀對於城市精神的滋潤塑造,對於市民修養的引領提升,也在成就這座城市裏無數道最美風景線。

  一個市民閱讀的大課堂

  “網絡購書很方便,為什麼還要到書展摩肩接踵?”每年到上海書展感受人氣,已經成為全國很多出版社新編輯的入職“第一課”,增強職業信心的同時,最直接地感受到讀者的需求。“帶孩子來書展是希望她知道,好書很多,需要多讀書;好書太多,需要會挑書。”在“國際童書嘉年華”裏帶著孩子選書的一位媽媽讀者這樣説。

  既要多讀書,更要讀好書、善讀書,儘管網絡購書越來越普及,但上海書展魅力不減,更多更高品質的閱讀推廣活動成為讀者選擇好書的指南、善於讀書的階梯。“到上海書展辦活動,不像過去那樣只是為了實現簡單的銷售任務,辦一場簽售會要賣掉多少本書。”今年書展各類閱讀活動創紀錄地超過1100場,把書展直面讀者的機會當做閱讀推廣的渠道和品牌建設的平臺,成為出版機構、書店人的共識。“只有閱讀的基本人群越來越多,才是出版和書業源源不斷發展的生命線。”在作家趙麗宏看來,上海書展期間,整個城市掀起閱讀的熱潮,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上海書展的活動不僅是展覽和推銷書,而是宣揚讀書理念、營造讀書氛圍,“這是一個市民閱讀的大課堂”。

  “課堂”面向所有人。今年書展新設項目國學館“七天七堂課”,邀請7位國內頂尖文史專家為讀者講授涉及國學各角度的內容,活動還配備手語翻譯,讓聽障人群也能受惠。每天90分鐘的國學課深受讀者歡迎,有讀者天天報到,甚至坐在同一個位置,就像一個真正的課堂一般。“‘七天七堂課’獲得青睞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如今的讀者到底需要什麼?”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説,從需求出發是創新的基礎,“讀者期盼更高品質更純粹的閱讀活動,未來上海書展的活動將更多地轉向行銷某一類書,而非行銷某一本書。不止‘國學課’,還能衍生開掘更多門類。”

  越來越豐富的閱讀和聲

  8月21日中午,主會場中心活動區,兩位人氣作者酈波、鮑鵬山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組織的一場閱讀活動上聚首。這之前,鮑鵬山剛剛在虹梅社區文化中心為社區讀者舉辦了一場“讀《水滸》、品人性——共話梁山英雄”分享會。而在書展主會場活動結束後,酈波又匆匆趕往上海圖書館,教育專家于漪和滿場讀者正在等待他一起分享如何進行語文啟蒙的精彩觀點。

  “即便不走進書展主會場,也仿佛天天在參加書展。”今年書展100個分會場遍佈全市各個角落,78家實體書店成為主力,還有6家偏遠郊區農家書屋也加入分會場行列。城市各個角落的書店、圖書館、各類文化空間,讀者都有可能邂逅上海書展。黃浦區的“書香思南、人文中軸”,寶山區的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靜安區的“靜安理想書房”,徐匯區的“匯講壇”等,成為代表區域的文化拳頭産品;楊浦區的“閱讀好聲音”,奉賢區的“非遺課堂”,青浦區的“青溪講壇”,嘉定區的“同閱嘉情”等品牌,也都成為各區推動書香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

  除了書展7天,如今在上海,幾乎每個週末都有超過百場閱讀活動在全市各個角落上演,思南讀書會、學習讀書會、陸家嘴讀書會、新華·知本讀書會……越來越多品牌讀書會擁有自己固定的讀者群體。書展期間,僅一間小小的思南書局裏,就舉辦了36場閱讀活動,吸引過萬人流。每週五晚,思南誦讀會風雨無阻,這座城市的“閱讀和聲”,層次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亮。

  書展期間,長三角一體化出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長三角文學發展聯盟成立,對於産業和創作的助力,將顯現更深遠的影響。“上海國際文學周”預告連續第四年登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封面。上海書展成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一張閃亮且獨具魅力的名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