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呈爆髮式增長 中共一大會址年參觀量破百萬人次

2018-08-28 08:50:2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觀眾呈爆髮式增長,滬上紅色場館迎來持續參觀熱潮 中共一大會址年參觀量破百萬人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本年度第100萬位觀眾劉凱展示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全體工作人員簽名的精裝圖冊《偉大開端》。◆冒雨前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均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太驚喜了!”當得知自己成為今年瞻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第100萬名觀眾,劉凱激動不已。昨天上午,這位從鄭州市趕來參觀的黨員,在黨的誕生地受到熱烈的歡迎和特殊的禮遇。這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建館66年來,年度參觀量首次突破百萬人次,且僅用了不到八個月時間。

  熱的不只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來自市文物局的統計數據,上海現有的127家博物館中29家紅色革命場館,今年以來的參觀量均有顯著上升。

  十項措施“上線”,應對大客流

  “這裡是我們黨員的精神家園,能夠作為今年的第100萬名參觀者瞻仰黨的誕生地,真的很幸運。”站在黨旗面前,劉凱莊嚴地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有著29年黨齡的他是一名銀行工作人員,趁著週末來此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向劉凱贈送了與紀念館基本展陳同名的精裝圖冊 《偉大開端》。圖冊扉頁上,不僅蓋有精心設計的 “第1000000名觀眾”紀念章,還集齊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全體在職工作人員的簽名。

  記者獲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以往全年接待量約為50萬人次。今年以來,來參觀的觀眾呈爆髮式增長,單日接待量屢創新高,最高突破1萬人次。據統計,到目前為止,該館今年接待的團隊超6300批次,整體接待量比往年增長1.5倍。其中,僅 “七一”前後,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展宣誓教育的各級黨組織超過2000批次。

  觀眾量的大幅上升,給展廳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設計單日承載量僅為3500人次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帶來不小的壓力。為此,該館於今年6月中旬推出十項服務措施,包括增加定時講解、增設預約通道、延伸服務陣地、完善便民服務等,覆蓋參觀全流程。比如,針對夏季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下排隊觀眾的需求,緊急採購了噴霧降溫風扇和一次性雨披,並常備防暑和急救藥品;考慮到許多外地觀眾帶著行李來參觀,硬是 “螺螄殼裏做道場”,在安檢處 “擠出”了大件行李臨時寄存點。今年,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還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經過培訓,從639位報名者中遴選産生的54位志願者,身著統一服裝,走上宣誓教育、講解接待、場館服務等不同崗位。

  十項措施 “上線”後,效果立竿見影。原先,展廳裏時常人聲鼎沸;現在,儘管依然門庭若市、摩肩接踵,展廳卻明顯安靜下來,觀眾的參觀體驗大大提升。

  豐厚紅色文化資源,讓熱潮得以長久延續

  不僅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今年以來,滬上紅色革命場館的參觀量均有顯著上升。老成都北路7弄30號人流不息,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走進一處典型石庫門建築。這裡是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作為首部黨章的誕生地,該館門口等待區內經常有三四百人在排隊。據工作人員倪娜介紹,自該館完成基本陳列改造重新開放以後,展廳內豐富的史料和新穎的展陳形式吸引大量觀眾,接待量不斷飆升。今年以來,不到8個月時間,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接待的觀眾數已超過28萬人次,高峰時日均超過4000人次。而位於四川北路上的中共四大紀念館觀眾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從外地甚至海外趕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業內人士指出,滬上紅色場館迎來的這股參觀熱潮,始於一次參觀——黨的十九大閉幕後,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紅色場館參觀熱由此開啟。

  而滬上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讓這股熱潮得以長久延續。“上海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城市,這裡是黨的歷史上諸多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的發生地,有黨史上的多個‘第一’,也留下了許多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目前對外開放的29家紅色革命場館,類型頗為豐富。其中,既有反映重大事件的,如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等;也有黨史上重要人物的紀念館,比如,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陳雲紀念館、李白烈士故居等。時間上,則幾乎覆蓋了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每一個重要階段,見證了中國共産黨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特別是,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遷往江西革命根據地,這12年間,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除三次短暫遷離外,一直都設在上海。因此,上海有一批與之相關的紅色革命場館,包括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等,這些資源在全國同類場館中很是稀缺。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指出,紅色參觀熱,説明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對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之地充滿崇敬和嚮往,但同時也給紅色革命場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對越來越多的新情況,必須不斷提高精細化服務管理水準,才有可能滿足觀眾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