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長寧區延安初中教育集團對三所學校即將升入九年級的學生開展畢業課程學習整訓,告知學生教學進度安排,同時請來優秀學姐、師兄講述勵志經歷,讓即將畢業的學生儘快進入“角色”……長寧區打破“校際藩籬”,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具備了學區集團“融合推進”的區域特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地輻射至更多學生。
“學區和集團具有不同目標指向,學區一般依據地域而成立,集團以辦學願景成立,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快速輻射。長寧教育具有‘均衡發展’特點,在推進學區化集團化過程中,一方面聯合相對優質和薄弱學校,另一方面促進家校社合作,消除校際壁壘,打通教育內外隔閡,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了學區集團‘融合推進’的特色。”長寧區教育局副局長熊秋菊告訴記者,長寧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有兩種形式:同學段和跨學段,前者如延安初中教育集團、適存教育集團,後者有復旦基礎教育集團(復旦中學、復旦初中、復旦小學)。
圖説:西延安中學教育集團2017年聯合秋季運動會。長寧區教育局供圖
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一大目的就是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學校間的共建共享。長寧通過教師柔性流動的走校任教、校際聯合教研、建立跨校帶教的名師工作室等形式,著力師資培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走校成為校際教師交流的種子,讓不同學校教師互通優質教學經驗,2017學年,延安初中教育集團中延安初中派語、數、外學科三名骨幹教師赴省吾中學任教,三位教師的教學不僅起到引領作用,還通過講座、帶教等形式輻射教學工作經驗。同時三名省吾中學的教師也走入延安初中,全程進行浸潤式學習。實際的效果是,兩位老師獲得延安初中獨立辦學20週年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另一位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區級作文競賽並獲獎。此外,校際聯合教研已成為長寧各教育集團的常規活動,聯合教研以命題研究、開放性作業等作為主題定期進行。去年,西延安中學教育集團的校際聯合教研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僅西延安中學就有29位教師進行了聯合教研課堂教學展示,三校參與的教師近900人次。
圖説:長寧區實驗教育集團“樂高機器人”共享課程研討課。長寧區教育局供圖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課程,長寧區力推基礎課程、特色課程的校際間共享共建,促進優質資源輻射。目前,各集團均形成了特色課程清單,供集團內各校自由溝通共享。如延安初中教育集團中延安初中向集團內學校共享了新生入學課程、男生軍營課程、語文及社會閱讀領航課程等多項學校特色課程。集團學校在每年6月底,組織三校近100名男生赴部隊營地,參加軍營課程學習。兩次組織九年級適應性學習,為畢業班學習及長寧、省吾中學九年級資優生進入延安初中學習做好準備。
圖説:延安初中教育集團“走進軍營”課程實踐活動。長寧區教育局供圖
信息化是長寧的特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運用信息化的手段,集實時分享、數據比較、品質檢測、信息儲存為一體,提升了校際交流的成效。目前,西延安教育集團正在籌備建設集團協作網絡平臺,實現公開課的實時轉播和重播、教師專業發展痕跡的儲存,教育教學品質的監測,課件、作業等教育資源深度共享等功能。西延安中學校長黃紅告訴記者,這個網絡平臺的籌建起因是在聯合教研中發現,兩節課的時間實際上老師因為來回趕路要留出四節課,費時費力,網絡直播和轉播雖然能夠解決觀摩的問題,但是課後的研討環節卻無法進行互動和交流,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集團成員認為共同建設教學實錄和網絡教研室並進行集團內部的連接,可以進行即時的教學過程轉播和教研交流,這樣就不受空間限制了。”今年5月,三校的專用教學實錄及網絡教研室已建成,教學實錄專用教室除了以往的實錄功能外,錄播更簡單,授課教師可實現一鍵錄播。網絡教研可以與教學同時進行,參加教研人員能在網絡教研室對教學過程即時評價,專用系統可以對教研過程實錄,三校連網後還可實現異地同時評課。
“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讓學校間密切的頻繁互動成為可能,學校間交流教育管理、教學等經驗,實現了知識轉化和增值,使集團內的各學校整體辦學水準得以提升。”熊秋菊説,如復旦基礎教育集團打破了學段界限,以“博雅”教育為核心銜接點,共同傳承和發展復旦文化,不斷探索小、初、高有序銜接與深度融合,構築小、初、高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了三所學校的辦學水準。長寧教育集團成立後,學生可享受的教育資源也從所屬學校擴大到集團學校,學生的選擇更為多樣化,擴展了學生的自主發展空間。
據了解,參與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學校,家長、社區、社會與學校的關係更為密切,各學校的社會口碑明顯提高,一個顯著的標誌是擇校生大大減少了。以綠苑教育集團為例,長寧區曾委託第三方機構對學區化集團化的部分辦學成效評估,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集團共享課程的整體滿意度達到了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