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新樂季以藝術歌曲《旅人之歌》開幕

2018-09-11 08:57:5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聽,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上交新樂季以藝術歌曲《旅人之歌》開幕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9月9日晚的上交音樂廳與上海大劇院不約而同地以馬勒的《旅人之歌》和舒伯特的《冬之旅》,詮釋了這句艾默生的名言。上交還以余隆指揮、托馬斯·鮑爾演繹的《旅人之歌》為2018-19音樂季啟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余隆指揮托馬斯·鮑爾演唱馬勒《旅人之歌》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馬勒的《旅人之歌》與舒伯特的《冬之旅》同為藝術歌曲,托馬斯·鮑爾與伊恩·博斯特裏奇也都是以德語演繹,甚至歌咏的主題內容上也頗為類似——皆是痛徹心扉的失戀後徘徊于墓園,只能與自己影子作伴,孤獨、悽慘,但是雙方的呈現方式截然不同。鮑爾與上交合作,在余隆的指揮下,他站在舞台中央,沒有任何表演的痕跡,單純靠歌喉展現情傷。博斯特裏奇則更像是一位演員,他需要一個舞臺、一塊銀幕,在臺上爬著唱、坐著唱、躺著唱,甚至還要用自己舞臺上的影子,追趕銀幕上自己的身影,同時還要演唱……這兩部作品表現的糾結情感,令人想起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愛而不得、內傷深重。但是,“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它並沒有終點,好好享受人生吧!”愛默生這句話後半段的意思體現在《旅人之歌》的尾聲,主人公哀悼完自己的不幸之後,找到了安寧,決定重新迎接美好人生……歌德、舒伯特、馬勒都是德奧藝術家,愛默生則是美國作家,四人生活的時代還算接近,創作的作品都既有藝術境界又有人生思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托馬斯·鮑爾在演唱馬勒《旅人之歌》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藝術歌曲,是單獨成立、咏志抒懷的作品,與為展現歌手技巧、凸顯人物性格的歌劇咏嘆調不太一樣。如今,也成為申城舞臺藝術拓展出來的新版塊。上交與大劇院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主題類似的藝術歌曲,成為開幕季中的點睛之作,提點當今觀眾欣賞藝術也要適當進行思考,更關注人性的情感需要。

  上交新樂季將不斷拓展觀眾的聽覺領域,引進一些“該聽未聽的曲目”,例如被稱為“20年來最出色的歌劇”的《切膚之痛》,以及阿格裏奇、世界盃女高音阿依達、薩洛寧、克裏斯蒂安·齊默爾曼、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一系列極少或從未訪滬的古典樂壇神壇上的名字,將成為樂季上難掩光芒的耀眼之星。新樂季共有74場演出,涵蓋交響、歌劇、室內樂和跨界演出等多種類型,同時音樂季以44場“SSO Season”和30場“SSO Presents”兩個系列來區分上交本團的演出和引進項目,兩者共同組成上海交響樂團2018-19音樂季版圖。首尾呼應的是明年6月28日余隆執棒上交再以馬勒的《第五交響曲》收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