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次提出“全面微創3.0時代”理念確保最佳療效,創立的“上海標準”已納入全球診治指南 復旦“肺癌診治”五年生存率國際領先
肺癌腔鏡技術日漸普及,可一味追求腔鏡“打洞數量少”的“炫技”並不可取。昨天,市衛生計生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傳出消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教授領銜的胸外科團隊,在《外科學年鑒》上首次提出“全面微創3.0時代”理念,即以胸腔鏡技術為載體,多學科參與,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術式、切口,盡可能多保留正常肺組織、肺功能、淋巴結,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手術,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療效。
數據顯示:胸外科團隊每年肺癌手術量達2千例,年門診量超過5萬人次,輻射圈從華東六省一市逐漸擴展至華中地區,肺癌IA期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93.6%,達到治愈效果;IB、IIA、IIB及IIIA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別為84.1%、77.5%、74%及45.8%,已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上海標準”指導全球肺癌臨床實踐
數量巨大的患者資源庫,怎樣得到最優化利用?陳海泉率領團隊在肺癌微創理念推廣、治療方式優化、個體化治療等方面作了深入、富有成效的研究。“十年磨一劍”,累計13篇次論文的原創性科技成果被納入7項國際肺癌診治、分子檢測指南,在世界舞臺發出了“上海聲音”。
精準治療給每位患者帶來生還希望。針對“浸潤前肺腺癌”患者,團隊創新性地提出“根據術中冰凍病理結果”指導個體化手術方案的選擇,決定手術方式、淋巴結清掃範圍,並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劃定“早期肺腺癌行亞肺葉切除”的精確指徵。陳海泉表示,精確科學指徵可實現微創手術的個體化精準治療,免去一部分患者因過度清掃或過多切除組織對臟器造成的損傷。研究成果在《臨床腫瘤學雜誌》獲得刊發後,同期述評認為“這是外科個體化治療早期肺癌的重要進步”。
去年,該成果被收入EMOS肺癌診治指南,並將“上海標準”用於全球肺癌臨床工作實踐。
術前檢查年省支出兩千余萬元
除卻診治,數據庫還為術前檢查項目“瘦身改良”帶來契機。以往,肺癌患者術前需進行一系列檢查,可是檢查策略制定主要基於中晚期肺癌患者數據,既消耗醫療資源又造成身心創傷。
團隊基於大數據臨床研究發現,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比例不足1%,檢查還應有的放矢開展;為此制定標準:患病年齡輕、有臨床症狀、術前血清CEA含量明顯升高的患者,需接受骨掃描檢查,其他患者免於檢查;經CT診斷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果腫塊包含磨玻璃成分、支氣管鏡檢查後沒有異常,術前也沒必要接受支氣管鏡檢查。“瘦身改良版”術前檢查,為社會節省巨大財富:僅腫瘤醫院胸外科一年,有近700例早期肺癌患者省去支氣管鏡(800元/人)和骨掃描(1000元/人)檢查,直接減少檢查費用近126萬元,節約患者術前住院時間超過700人/日;採用個體化診斷策略,每年可為國家節省醫療衛生支出2000余萬元。
繪製非吸煙人群致癌基因突變譜
腫瘤醫院胸外科十年前便加入IELCAP(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並率先在國內開展基於社區的早期肺癌低劑量CT篩查。項目結果令人意外:以往經驗提示,肺癌高危人群多以老年、男性、吸煙人群為主,這一研究卻發現:女性、不吸煙人群也是中國肺癌高危人群。
女性、不吸煙人群為啥也會罹患肺癌?對此,團隊將202例非吸煙肺腺癌患者樣本進行集中,對 EGFR、KRAS、HER2、ALK的基因突變,以及最近發現的ROS1基因融合實行檢測和臨床相關性分析,在全球率先建立繪製了“非吸煙肺腺癌人群中關鍵的致癌基因突變譜”。團隊同時發現,不吸煙肺腺癌病人中,近九成都存在已知驅動突變,是潛在靶向治療獲益者。陳海泉最後透露,針對東亞肺腺癌人群中EGFR第18號外顯子突變的研究,已揭示EGFR基因突變與預後的關係,研究于去年納入《肺癌EGFR檢測指南》,預計將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