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參與 跨界融合 科普日讓申城科學熱起來

2018-09-17 08:52:1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全城參與 跨界融合 科普日讓申城科學熱起來

上海科技館供圖

   科學有溫度,科普有熱度。9月16日上午,2018年上海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上海科普電影周在科學會堂啟動。在未來一週期間,近3000項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動遍佈申城,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一張覆蓋全市範圍的科普網絡,正在讓這座城市愛上科學。

   上海“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現場,科學會堂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科學殿堂:智慧機器人“嘿哈博士”,“嘿哈辟謠站”板塊,機器人和你一辯科學的真偽;優秀青少年將分享自己的科技創新心得體會;由上海市科協主導開發的智慧科普盒子,連結科普資源,打通渠道壁壘,在權威科普內容和閒置社區大屏之間打造了一條“高速公路”,讓科學知識觸手可及,破解科普資源傳播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科學會堂隔壁,上海科技影城同期將展映九部科普電影,共放映18場。榮獲 “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的《我們誕生在中國》、由 BBC製作的《地球脈動》、素有草本界“舌尖中國”之稱的《本草中華》等優秀科普影片將一一亮相。

   走出科學會堂,小學生“圍觀”科學實驗,初中生的機械臂“扳手腕”,“智慧藍領急救達人”比拼急救包紮、心肺復蘇,公務員修煉創新內涵……科普一個都不能少。上海主場系列活動以“六個一百”為主題,分別是百項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日專題活動、百家科普示範社區科普日專項活動、百家企業科普産品集中展示活動、百場科普講壇活動、百項科學探究體驗活動以及百個商圈大屏科普公益廣告聯播活動。其中97%以上的活動在基層展開,貼近市民生活,惠及普通百姓。

   科普,除了讓公眾了解科技,更重要的是能夠給公眾心中埋下一顆顆科學的種子,為科技創新持續發展打造肥沃的土壤。作為“全國科普日”重要活動之一,“走進未來,探索深海——海洋知識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八家長三角科普場館同時拉開帷幕。展覽分為“藍色星球”、“探索深海”和“海洋強國”三個單元,並配以一系列教育活動,為市民開啟了探秘深海的奇幻之旅。與此同時,IMAX巨幕電影《亞馬遜探險》和IMAX球幕電影《海洋:藍色星球》兩部科普大片登陸上海科技館,並邀請專家和觀眾一起走進“科普電影 有話要説”沙龍,交流不一樣的科普新體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