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鄉賢:鄉村振興守望相鄰的“內生動力”

2018-09-18 10:30:3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總有些人用財、力、智助推家鄉實現更快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現代鄉賢:鄉村振興守望相鄰的“內生動力”

  年近百歲的徐德政,在奉賢區莊行鎮楊溇村是個“謎”一樣的男人。村老年活動室設施陳舊,他自掏腰包購置新設備;村民缺少活動場所,想增添一座口袋公園,施工所需10余萬元他從生活費裏省出來。過去30年,老徐為家鄉楊溇村辦過數不清的好事,但因身體不便很少有機會回鄉。不過,老徐的故事卻在坊間流傳,百姓奉他為“鄉賢”。

  如果把政府、社會資源給予農村的扶持比作“外力”,那麼鄉賢無異於一股“內生動力”。鄉土社會離不開守望相鄰、德才兼備的賢者為鄉村發展獻計獻策,也需要借力鄉賢的威望和影響完善社會治理,建立民間秩序。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鄉賢始終是個重要的文化現象。當下,上海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以楊溇村為代表的一批上海農村重新挖掘鄉賢力量,用他們的財、力、智助推家鄉實現更快發展。以鄉情為紐帶的現代鄉賢們,能給農村帶來什麼變化?

  致富帶頭人

  共享好技術,更多人種出好梨

  周邊梨農種植水準日益提升,梨的價格也跟著上去了

  假如你在陸林章的梨園裏待上兩小時,一定可以讀懂他段子手般的幽默。

  “打頭一茬農藥要重一些,把蟲子爺爺弄死,也就生不出子孫了”“先搞清樹上有多少‘敵人’,再決定上多少‘武器’”“土地是嬰兒,肥料是奶水,要合理配比”……比起當地農業部門技術員的講解,老陸的傳授有股子“土”味,可老百姓卻十分受用,一聽就懂。近年來,老陸所在的楊溇村牛溇3組數十戶梨農死心塌地跟著他這個 “土專家”,“陸林章説啥時候施藥,我們就跟上;他説枝條該怎麼修剪,我們就跟著學。”

  2016年楊溇村成立鄉賢聯誼會,村幹部上門邀請的第一批鄉賢,就有陸林章。“村委會希望我能繼續帶動更多人把梨種好,把好技術拿出來共享。”每到夏天,老陸有一半時間在別人梨園裏泡著,免費幫人疏條,手把手“帶徒弟”,周邊梨農的種植水準日益提升。老陸説:“原先我光自己種得好,卻賣不上價錢。如今大家都好,梨的價格反倒上來了。”

  莊行是奉賢區的農業重鎮。以楊溇村為例,全村糧食種植面積達2400余畝,蔬菜 1300余畝,蜜梨 500余畝。而楊溇村鄉賢陳嶔崎一人就承包了1930畝水稻田,是絕對的糧食大戶。

  陳嶔崎不但自己種糧,也向周圍百姓收糧,每年2萬畝的回收量幾乎佔莊行鎮糧食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每4個莊行農民裏,就有一人不用擔心糧食去向,由陳嶔崎的糧食合作社收取。

  不過,這位鄉賢帶給村民的“福利”還不止於此。陳嶔崎説:“我能利用自己大農戶的平臺,把農科院的專家請來給散農做培訓,也能把自己接觸的一些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農藥、化肥第一時間推廣給大家,還能給閒散的村民增加就業機會”。陳嶔崎將目標對準村裏65歲以下尚具有勞動能力的殘障人士,經過村委會統計後,全村48位符合條件的殘障村民全部進入陳嶔崎的合作社,承擔拔草、烘乾等簡單勞動。

  今年4月,一家名為玉海棠的生態科技公司在崇明三星鎮成立,而公司董事長正是本土鄉賢施大鐘。離島多年回鄉,他在三星鎮流轉了5000畝土地,長期聘用當地50余農戶,“想通過探索農業機械化、現代化、信息化,真正實現新農村、新農業”。而玉海棠的成立,將施大鐘反哺農村心願進一步放大。公司將通過與中國工程院、上海地産集團、中車集團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開展項目合作,逐步在當地建立智慧農業區等集田園科創、田園應用、田園體驗為一體的農旅綜合體驗區,並加大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在農村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和垃圾分類上的運用。

  思想領路人

  僅憑一張嘴,講活了黨的政策

  講美麗鄉村不照本宣科,講文明創建拿親身經歷説事

  8月末一天,奉賢莊行楊溇村六組那株大槐樹下,又集聚起不少納涼的村民。這意味著,“故事大王”施於民該登場了。

  76歲的施於民是楊溇村 “出鏡率”最高的鄉賢。因退休前擔任幹部工作,2016年加入楊溇的鄉賢隊伍後,主動要求結合特長,負責村裏宣講工作。兩年時間,施於民在楊溇村累計開過50堂課、4場故事會,幾乎家家戶戶都能認出這個時常騎著電瓶車、頭髮雪白的老爺子。

  施於民每次講課都會在小本子上做記錄,久而久之,他摸清了百姓的偏好,“農村人喜歡聽故事。講美麗鄉村,不能照本宣科,要把我在別處看到的見聞拿來,講全國各地農村建設的新面貌,老百姓聽了才覺得生活有奔頭;講文明創建,我要拿親身經歷説事,大家更容易理解,也能照做。”

  相比宣講員施於民,每到秋季才會“變身”的故事大王施於民更受歡迎。退伍前曾任空軍轟炸機領航員、領航參謀,光是自己的故事就足夠新奇、刺激。

  鄉賢的作用,有時是潤物細無聲的。在金山楓涇,一位遊走于田間地頭、當了40年宣講員的老鄉賢唐秀芳,就憑著兩條腿、一張嘴,把黨的政策講活了,也把村民的心聚齊了。

  “過去老人是根草,現在老人是個寶;過去老百姓盼溫飽,現在老百姓盼環保;過去老百姓求生存,現在我們求生態……”唐秀芳今年74歲,可講起故事來聲音清脆洪亮,表情、動作、語氣活靈活現,感染力十足。一段快板《社會主義農村真真好》長達4分鐘,150多句,唐秀芳全程脫稿,一氣呵成,還不打磕巴。聽者一面讚嘆她的本事,一面又被她的順口溜逗得咯咯笑。一場宣講下來,鮮有人中途離席。當地村民愛聽她的故事,更愛聽她的道理。不久前當地一位老人生病住院,子女卻不夠孝順,病中的老人倍感心寒。唐秀芳得知後,巧妙地從側面對子女進行勸誡,最終讓一家人化解了心中隔閡。

  受施於民影響,四弟施象元如今也加入了鄉賢隊伍,成為楊溇村的法律宣講員;二弟施天堯常居楊溇村,門前800米長的一條村級主幹道路,成為他發揮鄉賢作用的戰場——每天按時出門打掃,把這條人人經過的村道變成村組的門面。

  都市反哺者

  青年人回鄉,建起幸福老人村

  鄉賢要讓老百姓認可、服氣,要品質優秀能堅持付出

  前不久在松江葉榭堰涇村,土生土長的青年人蔣秋艷和她的小夥伴一起,為當地高齡老人建起 “養老不離鄉”的幸福老人村。在這個項目範圍內,所租用房屋皆是村民的閒置農宅,每間臥房裏,兩張床舖,一個衛生間,衣櫃、空調、電視及助老設施等一應俱全;自留地被分隔成大小相等的田壟,用木柵欄圍起。入住的老人,多是本村或鄰近村莊的村民,環境沒有改變,依然可以侍弄瓜果蔬菜,生活卻得到了全方位照料。

  蔣秋艷説,村裏走出去的孩子們大都和她一樣,適應了都市生活。可守著老宅的爺爺奶奶們,卻始終離不開這片土地。“能不能讓不願離村或經濟條件有限的農村老人,也享受到較好的養老服務?”幸福老人村做到了。按照日間照料、臨時居住、住養護理等不同等級和分類,蔣秋艷根據行業參考價,將相關費用降到本區最低。如今,老人們在這裡有了歡笑和陪伴,一些原本住“雙人間”的老人甚至提出搬到8人間。

  70後湯春強是楊溇村鄉賢隊伍中最年輕的,早先離鄉打拼,創辦一家保潔服務公司。聽説楊溇村正在申請創建以環境整潔為考核標準的“和美宅基”,湯春強主動承接其中兩個村組的環境打造工作。兩個月裏,他帶著員工幫村民清運垃圾、拆除違章,重鋪水泥過道5000米,為10條河道完成削灘做坡,還額外給村組做了全覆蓋的污水納管工程,徹底阻隔周邊河道污染源。“湯春強的保潔企業不算大,承擔村裏的環境整治和後續維護工作也牽扯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他堅持只收取人工和成本。”楊溇村村書記楊利鋒説。

  不過,要加入鄉賢隊伍,光有熱心還不足夠。鄉賢要讓老百姓認可、服氣,要品質優秀,能堅持付出。從去年提出參加意願,到今年正式成為一名鄉賢,湯春強花了足足一年時間向百姓表達 “誠意”。逢年過節,他帶著慰問品走訪困難戶;高溫天,他主動提出要給病殘家庭送風扇……經過一年“考察期”,不少老百姓認識了,也認可了這個心細如發的年輕人,湯春強如願變成一名鄉賢。

  不久前,楊溇村又一名鄉賢志願者“嶄露頭角”。大調研過程中,楊溇村了解到村民長期缺少活動場所,需要一座家門口微公園。向鄉賢們求助後,從事工程建設的吳新源主動攬下全部土建項目,當天兩台工程機械就轟隆隆地開進現場。從事電氣生産的鄉賢戴新冬則注資購買健身器材。受兩位同鄉的影響,志願者朱志良也首度加入到項目建設中,出錢出力。如今,微公園已投入使用,一到黃昏,除了楊溇的老百姓,就連鄰村村民也都趕來納涼。

  記者手記

  故鄉,不該是回不去的遠方

  上海提出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人才成了繞不開的關鍵因素。眼下,鄉土社會的精英群體逐漸外流,都市青年又找不到回鄉創業的合適切入口,村莊,漸漸只剩下麥田裏佝僂著脊背的守望者,似乎成了“回不去的遠方”。

  真是這樣嗎?如今看來,有一股微小卻綿延不斷的力量正在給鄉村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他們或以高尚的品格、淳樸的熱忱凈化鄉民的心靈,或以嫺熟的農業技術、先進的理念點滴改變著農村數代人一成不變的生産生活,又或者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點、時刻出錢出力,竭盡所能實現百姓心願……

  人類學家費孝通曾在著作《鄉土中國》中指出:“在鄉土社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人,雖奔走于繁華都市的邊緣,內心深處卻始終隱藏著遙遠的鄉土情結。”今天,大多數人儘管與鄉土社會日漸疏離,但能以鄉賢身份回歸鄉村、回報鄉村,無異於給了他們一個紓解鄉土情結的合理出口。從這個意義上講,割捨不斷的鄉情,勢必會成為越來越多都市中人反哺鄉村的天然緣由,這無疑給了鄉土社會一個吸引人才資源、重構社會秩序的良機。

  不過,一味通過情感牽引達到人才回流效果,往往收效甚微且不可持續。要使鄉賢成為足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力量,還需優化鄉村肌理,完善鄉村功能,為鄉賢回鄉創造條件、提供保障、給予便利,讓鄉賢文化代代傳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