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卓越城市搭建科創“會客廳”——寫在市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
日前召開的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發佈的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報告》顯示,今年上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21.88%,繼續位列全國第一。從2010年的13.74%,到2015年的18.71%,再到今年的21.88%,上海公民科學素質的一路攀升,離不開申城“科學大使”的默默努力和付出。
過去七年,上海市科協在“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四大職責指引下,力促學術活動“百花齊放”、學會組織“百舸爭流”、科學傳播“風生水起”、人才舉薦“源源不斷”。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市科協凝聚起全市200多萬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在申城上下搭建起敞亮的科學“會客廳”。
“接地氣”的科普,讓公眾理解科學
當一場城市定向賽拉開 “全國科普日”上海站序幕,當德高望重的院士巨幅海報出現在人流如織的地鐵換乘車站,當蜚聲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聊家常”般地和普通公眾分享研究心得,你會發現,上海市民眼中的科學 “面容”竟是如此親切。
在帶領公眾理解科學的道路上,市科協始終堅持科普 “接地氣”。2014年,上海開通首列“科普號”地鐵列車,目前已覆蓋14條地鐵線路、兩萬多個地鐵公交移動終端;依託國家863高性能寬頻技術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800多個社區建立了數字科普活動中心,社區科普大學已在全市設立1000多個教學點;“十萬個為什麼”“科普新説”等大型廣播電視科普節目,在青少年和白領中“圈粉”無數。
根據上海“十三五”科普規劃,到2020年,上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將達25%。基礎越高,提升空間就越小,用五年完成提升逾6%的目標看似不可能,仍有突破口。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科普需求,市科協日前發佈了一款 “智慧科普盒子”。它將以社區大屏為接收終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捕捉各小區的人群特徵,對原本海量、無序的科普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和二次整合,由此實現科普信息的精準投送。
院士 “外腦”服務,探索産學研深度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領銜的院士專家團隊2015年進駐上海和黃藥業。短短三年,企業依託院士專家工作站總共開展了16個合作項目,其中有3項被列為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項目。
作為探索産學研深度融合的 “上海模式”,院士專家工作站是市科協發揮科研人員 “外腦”優勢,對接上海小微企業需求的重要舉措。院士專家工作站自2009年推出以來,建站數量保持著每年60%的增長速度,80%的建站企業經濟效益呈兩位數增長。
近年來,院士專家工作站不斷探索新模式,接連推出 “升級版”。去年3月,市科協聯手臨港管委會,在上海科創中心主承載區之一的臨港,建立國內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林忠欽、丁文江、莊松林三位院士帶著各自的産業技術核心課題首批入駐臨港,他們將在基地完成校園裏無法開展的大型工程類實驗,最終實現 “紙變錢”的轉化。
目前,全市31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共吸引進站院士179名、專家1238名,撬動研發經費投入超51億元,幫助企業開發關鍵技術2679項,申請專利5820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212個,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不唯職稱身份,創新機制舉薦人才
在今天揭曉的 “第九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獲獎名單上,劉亞東的身份有些 “打眼”。作為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的一名講師,年僅36歲的他已是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得主。而此次英才評選,與他同臺競爭的,不乏 “優青”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傑青”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學術牛人。
不唯職稱、不唯學歷、不唯身份,是市科協向社會傳遞的人才觀。為使更多有潛力的科技人才脫穎而出,近年來,市科協不斷探索領軍人物、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發現、扶持和舉薦機制。旨在提攜40歲以下年輕人的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評選,從2014年起,打破所有候選人在同一 “池子”競爭的規則,將候選人分成基礎研究類、成果轉化類和企業創新類三個不同類別,一批雖拿不出論文卻懂得開拓市場的應用型和市場化人才得到激勵和支持。
如今,由市科協發起的 “上海市科技精英”評選,已成為上海人才激勵的標誌性獎項,歷屆科技精英和提名獎獲得者中已有67位當選兩院院士;專為35歲以下青年提供出國交流機會的 “飛翔計劃”和助力科技青年發表專業處女作的 “晨光計劃”,共資助84位青年科技人才參加國際會議或出版書籍;去年,通過市科協推薦渠道,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吳光輝、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