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秋分,也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上海是都市,滬郊農業是都市農業。都市的農民也要過“都市裏的豐收節”。
23日一早,滬郊金山廊下生態園,已裝點得格外喜慶,現場一派五穀豐登、詩情畫意的美景映入眼簾。一進門,每個角落都有象徵豐收喜慶的“調皮有趣”的稻草人。有的稻草人“挑著”裝滿稻穀沉甸甸的擔子,有的“帶著”大草帽“推著”滿滿一車稻穀,旁邊還有一個壘得高高的稻草堆,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分享這份農民豐收的喜悅。鑲嵌在大竹篩上的“慶祝首屆農民豐收節”幾個大字格外顯眼。上海金山、浙江嘉善、平湖等長三角毗鄰地區也一起“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助豐收”。
農與農,在豐收日結對。滬郊中華村內的農家樂飯店,尋找到了農産品供求對路的農場主,進行“農+農”的結對,發揮農場主的源頭供給優勢,為“農家樂”打造特色菜品及就餐氛圍,使之更具“農字”特色。
“大阿娘”飯店的負責人王菊芳高興地説,“今天是農民過節,節日給我帶來了好的農家合作夥伴”。她當天結對了上海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彼此已經約定,今後每天早上,合作社將把“帶著心跳”的新鮮蘑菇直送到“大阿娘”的廚房。為此,“大阿娘”特地增訂了一下自己的特色菜單,信心十足地添寫上“蘑菇宴”這個新的服務項目,以蘑菇為食材,做出各種各樣與蘑菇有關的菜品。“下一步,飯店還將裝修一間以蘑菇為主題的包間。”王菊芳説。
豐收節,是農家的節日。這一天,無論是城裏的遊客,還是本鄉本村的農人,大家都“以農相約”。
在滬郊朱涇鎮,茶館、綜合文化活動室等文化陣地裏,民間藝人的説唱,引人入勝;親子家庭體驗民俗文化,其樂融融;農民豐收攝影展、兒時鄉間美味大比拼等活動讓人感受農民田頭勞作之艱辛,體會豐收的喜悅。集中展示的民間“非遺文化”,讓人連連驚嘆:西瓜燈創意雕刻吸引著大家的眼球;傳統手工扎染和土布製作更是集聚了不小的人氣。城裏人在豐收節有了“節日的福利”,可以在都市鄉間,看一場“土戲”、穿一件“土布服”、猜一下“土話”、吃一頓“土菜”。
上海市農委人士説,在上海的郊區大地造就一個個美麗鄉村,不僅留得住鄉愁、鄉情、鄉韻,更要留得住歡聲笑語,深挖鄉村民俗民間文化傳統和鄉愁鄉憶,著力打通城鄉經濟與公共文化資源互通互動的“最後一公里”,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