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博會:打造全球製造業發展“風向標”

2018-09-25 08:51:1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歷時5天、參展規模和專業觀眾數量均創歷史新高的第20屆中國工博會昨天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落幕。據統計,本屆工博會共吸引境內外專業觀眾17.4萬人次,較去年增長3.6%。

  8個專業展區、12個展館,27個國家和地區的2631家展商參展,今年工博會涵蓋了製造業從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到先進製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智慧綠色製造全産業鏈。特別是,西門子、ABB、發那科、英特爾、三菱電機等一批全球領先的中外知名企業,爭相首發首推最新技術與産品超過300項。可以説,工博會已經成為觀察技術創新的一扇窗,在這裡觀眾可以領略技術變革的魅力。工博會上展示的諸多新技術正通過賦能相關行業領域,創造出更多新産業、新業態。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工博會舉辦的時點正值上海大力推進“擴大開放 100條”之際,高水準開放促進了工博會中外高水準展商的雲集。作為我國唯一一個經國務院批准具有評獎功能的展覽會,工博會今年共受理評獎申報展品358項,最終評出特殊榮譽獎1項,金獎、創新金獎和工藝設計金獎各4項。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參評展品數量為歷屆之最,展現國際、國內領先水準的同時也實現了兩個 “首次”突破:一是兄弟省市參評展品比例首次超過上海本地;二是可以從境外直接申報評獎,最終境外參評的優秀展品達到參評總數的近15%。

  工博會不僅是中外展品比拼的舞臺,也為中外製造業大咖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論壇功能持續深化。本屆工博會共設“部市合作論壇、發展論壇、科技論壇、行業與企業論壇”4個板塊,共有52場專題活動。比如,在部市合作論壇方面,主題為 “深化合作,開放共贏”的“改革開放40週年製造業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外各界嘉賓交流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製造業國際合作取得的經驗,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製造業開放包容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凝聚了力量。

  “工博會還是中外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促進了我國與全球製造業創新鏈、價值鏈的聯動發展。”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匯聚了全球製造業的高水準設備、尖端技術、及時信息,許多國內企業借助工博會平臺走向世界,與此同時,很多境外企業也通過工博會展示最新技術産品,尋求合作、開拓中國市場。比如,為擴大中歐經貿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今年歐盟“Horizon 2020”精挑細選歐盟18家創新企業首次參展,展示其全球創新産品,産品涉及綠色建築循環利用、碳排放和回收等技術和設備。而ABB首次發佈該公司歷史上最小的工業機器人,也是意圖在中國消費電子行業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

  展示面積從首屆的1.5萬平方米增加到本屆的28萬平方米,翻了近19倍;展位數從514個擴大到1.3萬個,翻了25倍;參展企業從412個發展到2500多個,翻了6倍……歷經20年發展,工博會通過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和品牌化運作,集展示、交易、評獎、論壇等多種功能為一體,逐步成為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權威性的裝備製造類大型國際品牌展之一,成為全球製造業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明年9月,中國工博會將開啟全新的下一個20年,期待中國工博會繼續領跑智慧製造、綠色製造新趨勢,引領全球産業變革發展新潮流,成為中外優秀製造業企業技術創新交流、交易的首選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