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有史以來最大外資製造業項目特斯拉落地

2018-07-13 09:31:5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今日焦點 | 申城有史以來最大外資製造業項目落地:特斯拉“無畏艦”緣何情定上海

       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協議,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今年6月舉行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馬斯克(Elon Musk)透露,上海工廠將被命名為“Dreadnought”,即“無畏艦”。

       此次在上海建廠,無論是對特斯拉公司、馬斯克本人,還是對中國市場來説,意義都非比尋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位於浦東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徐程 攝

       開放,馬斯克有了夢想

       馬斯克,這個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的男人,不僅是特斯拉的老闆,同時也是Paypal、SpaceX、Solar City等頂尖科技企業的創始人。但真正將馬斯克推到公眾面前的,還是2012年特斯拉Model S的問世。當時,許多互聯網大咖、商業人士和演藝圈的名人等,都成為了特斯拉車主。

       特斯拉汽車自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便顛覆和重新定義汽車行業,它不僅僅是代步工具那麼簡單了,更是像時尚奢侈品一樣備受追捧。然而,自去年開始,特斯拉陷入了産能危機,很多用戶因此流失。據海外媒體統計的數據,在最窘迫的時候,特斯拉的Model 3三個月僅下線了260輛。

      “我們是用愛造車的……特斯拉不完美,但是我們傾注了真心和靈魂。”在飽受質疑之際,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的真情流露,讓投資人重新看到了希望。更重要的是,就是在這次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首次確認中國工廠將開建的消息,這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馬斯克將其命名為“Dreadnought”,中文譯名為“無畏艦”。可以看出,馬斯克對中國工廠寄予厚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2014年,申城首批特斯拉車主拿到鑰匙。陳夢澤 攝

       早在2014年時,特斯拉就有機會落戶上海。當時,特斯拉提出兩個條件,其中最主要一項就是獨資。但由於當時相關政策的規定,外國汽車企業在中國落地生産需要和本地企業建立合資公司,並且中方所佔股比額不能低於50%,這對於希望獨資的特斯拉來説,無疑是最大的障礙。

       今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汽車行業將逐步全部取消外資股比限制。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公佈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並將自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明確提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資數量要求將正式取消,馬斯克的“中國夢”終於成為了現實。

       上海,“鋼鐵俠”充滿信心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使其銷量增速迅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2017年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能源汽車77.7萬輛,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53.3%。

       中國市場對特斯拉一直充滿吸引力。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0.27億美元,較2016年增幅超過90%,佔當年全部銷售額近20%。目前中國已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

       此次,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産50萬輛純電動整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也同步揭牌。市場預測,如果一切順利,上海工廠大約可以在2020年開始量産。

       在分析人士看來,特斯拉選擇上海建設工廠,一方面可以降低特斯拉的稅收、倉儲、物流等各個方面的費用;另一方面還能解決一直以來的産能不足問題,也將有助於特斯拉公司早日實現盈利。

       早在2014年,馬斯克來到上海為申城首批特斯拉車主交接鑰匙的時候,就盛讚上海的充電樁無論是速度還是品質都是全球第一,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此次,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協議的日子,恰逢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發佈。這也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是上海落實國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車製造行業外資股比以後的第一個項目。雙方的合作,無疑將助推上海高端製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為邁向卓越全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合作共贏。

       7月6日,美國開始對華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挑起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作為回應,從7月6日開始,我國從美國進口的整車關稅已正式由15%調整至40%。這次調整對産自美國的進口車價格帶來直接影響。此前曾率先宣佈降價的特斯拉,此番又迅速調升價格,部分車型最高漲價25萬元。

       特斯拉此前公佈過:中國售價=美國售價×匯率+運輸與裝卸費+關稅和其他稅+增值稅。國産之後,在運輸與裝卸費、購置稅方面,一台百萬元的Model X大約能省下10余萬元的成本。業內人士表示,上海所處的長三角地帶匯集了諸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國産後特斯拉在相關採購與運輸環節上的成本也將有所降低。這些都將大大增加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未來,特斯拉攪動市場

       業內普遍認為,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放開之後,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一方面,這將會倒逼國內車企調整戰略,由以政策為導向,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刺激國內車企加大研發與投入。另一方面,隨著寶馬、奧迪等豪車品牌的導入,也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車的造車門檻,改變消費者以往的固有印象。

        從目前的海外市場來看,特斯拉Model 3這幾個月在美國豪華中級車細分市場銷量,已經超越了奔馳、寶馬、奧迪和雷克薩斯等相關車型。而Model 3也極有可能在未來的上海工廠中生産。

       目前,特斯拉在自動化生産線上投入驚人,借助中國工廠的工業製造能力及完備的供應鏈體系,有望極大降低生産成本,提高Model3毛利率,這對於國內的汽車企業來説,同樣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將帶動一大批“特斯拉産業鏈”企業興起。有關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直接供應商近40家,間接供應商130多家,其中近一半為中國企業,未來國産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深化。

       放開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不只關乎國內市場,我們在打開門迎客的同時,也是在為自身走出去創造條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