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算所:填補國際金融中心“關鍵空白”

2018-09-26 11:15:3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我國場外金融市場第一家中央對手清算機構,填補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機構建設上一塊關鍵性空白,對我國金融市場規範創新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意義重大。上海清算所在金融危機中應運而生,探尋著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在天平兩端的微妙平衡。今年,公司榮獲2017年度上海市品質金獎。

  填補金融市場“關鍵空白”

  “上海清算所的成立,本身就是一項機制的首創,是我國主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切實履行G20國際承諾的重要舉措。”上海清算所介紹,如今人們普遍購買銀行理財産品,而這些産品的資金絕大多數投資在銀行間的同業市場,包括債券、外匯、利率等産品,如果這個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將影響到廣大普通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産,倫敦清算所憑藉高效運行機制,迅速處置未平倉頭寸,有效避免損失並阻截衝擊。正為此,國際社會就推廣中央對手清算機制、加強場外衍生品市場風險管理達成高度共識,2009年G20匹茲堡峰會提出,所有標準化的場外衍生産品都要實行中央對手清算。

  在此背景下,2009年11月28日,上海清算所成立。作為在整個金融體系中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基礎設施機構,上海清算所填補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機構建設上的一塊關鍵性空白,對我國金融市場規範創新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意義重大。

  “規範化”管理與“專業化”隊伍

  上海清算所成立後,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應對的是多元化的挑戰。為此,公司建立了層級完整、運行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共有15個部門,其中10個部門專職從事風險管理、産品研發、技術開發和國際合作等核心專業工作。

  在人才隊伍方面,上海清算所按照門檻高(國內外知名院校)、學歷高(碩士及以上)、專業能力強(從事風險管理、業務創新、技術開發、國際合作等)、具有國際視野(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具備英語工作能力)的標準吸納人才,打造了一隻國際化、專業化、年輕化的人才團隊。

  在內部機制建設方面,建立了完備的制度化管控體系,覆蓋財務管理、內部管理、廉政風險防控等方面;構建了規範的業務流程管理,以操作“零事故”為目標,建立相應的保障體系防範運行風險,核心技術系統自2014年6月上線以來可用率基本穩定在99.9%以上的水準,2個系統平臺被評估為國際領先項目,8個子系統平臺被評估為行業領先項目。

  對標一流升級“國際化”

  相較“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稱,“上海清算所”更為大眾所熟知。這一命名與“倫敦清算所”等國際著名專業化清算機構叫法一致,這體現了上海清算所以“建立一流的規範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金融市場專業清算和託管機構”的建設目標。

  在國際範圍內,上海清算所也拿到了不少“第一”。如針對G20主要經濟體尚未納入中央對手清算的外匯期權,上海清算所已經在2016年8月向市場推出,成為全球首家推出可交割外匯期權中央對手清算服務的清算機構;在新興綠色金融領域,2017年1月,上海清算所率先推出上海碳配額遠期中央對手清算業務,成為我國首個碳排放衍生品清算業務。

  未來,上海清算所將繼續堅持規範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拓展服務對象,全力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強化服務功能,提升高品質服務供給能力,切實服務金融市場穩定運行,有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