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三維鐳射掃描技術測繪梅蘭芳故居 保護歷史建築,科技功不可沒
“歷史建築不僅是文化傳承,也是集體記憶,而科技對於歷史建築的保護功不可沒。”日前,在市科協主辦的首屆“上海歷史建築文化與科技國際周”主題論壇上,科技如何讓歷史建築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熱議話題。
科學會堂曾是危房
拿市科協所在的上海科學會堂來説,科學的修繕既令其擺脫了危房的困境,又保存了歷史風貌。
科學會堂的主體建築始建於1904年,是上海最大的法式古典建築。由於受到白蟻侵蝕、部分木結構損壞等問題的困擾,並在抗震、消防等方面不符合現代建築的安全需求,2009年,這棟歷史保護建築被認定為危房。修繕工作對建築內部的承重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與改建,僅僅為了復原內天井的外立面,專家就召開了數次會議,方案甚至精細到外墻黑灰石子的配比比例,最後一致決定將外立面的鵝卵石剝離下來,經過重新清洗後再原貌復原。經過特殊而嚴格的工藝處理,無論是外墻裝飾、屋頂,還是法式拱形門窗、彩色玻璃、舊式木地板等,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舊有的風格。
“用科技手段並不意味著讓歷史建築更新更炫,而是對其進行保護和更新。”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説,比如測量工作,以前都是由人拿著皮尺去測,現在一些建模技術可以進行準確測量。此外,新科技還可以對歷史建築的品質和結構進行考察,滿足安裝空調等新需求,特別是對建築加固和抗震起到了很大作用。
符合最小干預原則
“早在1931年,第一屆歷史性紀念物建築師國際協會會議上,就明確了在修復工程中允許採用現代技術和材料。”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曹永康介紹,會議當時建議在任何加固或局部修復行為實施之前,必須對其損壞和自然衰敗進行全面的分析。
談到科學技術對於歷史建築保護的意義,曹永康認為,科技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傷,也符合最小干預原則,可提供長期動態的實時管理。比如,在對梅蘭芳故居測繪時,就用到了三維鐳射掃描技術,它能以任何角度位置對三維模型進行透視觀察,並且可對模型進行精確的數據測量。紅外熱成像技術在20年前就開始被國外學者應用於建築遺産病害檢測中,它具有檢測速度快、實時結果顯示、對文物建築完全無損的優點,可用來檢測外墻空鼓、表面剝落、屋頂滲漏等病害問題。這一技術也用在了對泗涇古鎮民居的檢測中。
對於玉佛禪寺大雄寶殿須彌座的檢測,則採用了地質雷達這種無損檢測技術,使用了三種不同頻率的天線採集數據,經過對數據的整合和分析,推測出了須彌座內部的大致結構關係。“對歷史建築進行干預時,選擇的材料既要具有可逆性,也必須尊重被修復的歷史建築。也就是説,修復材料要在化學、物理、力學性能、彈性方面與原有的材料相相容。”曹永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