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變遷 流淌在老影像中

2018-10-18 08:59:36|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變遷 流淌在老影像中

圖片説明:1989年乘公交車的情景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變遷 流淌在老影像中

圖片説明:改革開放之初,上海人在商店裏買衣服。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變遷 流淌在老影像中

圖片説明:1978年,市民鍾大媽早起去菜場買菜。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變遷 流淌在老影像中

圖片説明:1978年,擁擠的上海人家。製圖/潘文健

  憑票買布料、早起上菜場、每天擠公交、拆遷分新房……這些上海市民熟悉的生活畫面,都將以影像資料的方式,出現在10月19日開幕的“生逢其時·美好生活”慶祝上海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型生活秀上。

  本次展覽由新聞晨報·週到主辦,匯集了包括音像資料、歷史照片、珍藏老物件等方面的展品。而在豫園華寶樓的展覽入口處,一塊大螢幕將以循環播放視頻短片的形式,展示上海人在1978年至2018年間的生活變化,讓觀眾直觀感受時代的進步。

  久違畫面勾起集體回憶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即將呈現的音像資料內容,包括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上海音像資料館是本次展覽的協辦方之一,許多珍貴的、久違的歷史畫面來自他們提供的影像資料。“別擠啦!別擠啦!”在展覽上,你很有可能聽到這首誕生於1989年的歌曲《別擠啦》的歌曲。它反映的是上海市民早晚高峰的乘車難題,當年在電視上播放後,被人們傳唱一時。上世紀八十年代,公交車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這首歌也因此成了人們的共同回憶。“50後”市民何立群説:“當時的老百姓和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沒人舍得打車上班,當年街上也沒有那麼多計程車,一般老百姓也開銷不起。”

  何立群當年在徐匯區肇嘉浜路附近工作,家在普陀區,上班先乘44路到徐家匯附近,再換43路。“人再多也得上去,不然上班遲到要扣工資的。”1993年,上海第一條地鐵線路開通,後來軌道交通越來越密集,住在地鐵沿線的同事沾上了光,“現在他們乘7號線、9號線到肇嘉浜路上班就行了”。老何的同事周新英家在浦東,以前來浦西上班要擠渡輪過江。隨著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的相繼建成,周新英乘公交穿過隧道,就輕鬆過江了。

  紀錄片、新聞畫面真實可信

  “用音像資料展現老上海生活的好處,是比一般的文字描述更直觀,更有衝擊力。熟悉的畫面出來了,老百姓的舊日記憶回來了,當年原汁原味的情景讓他們感同身受。”上海音像資料館館長樂建強告訴記者,和各種展覽中用模倣方式製作的“情景再現”不同,該館為展覽提供的影像片段主要來自於當年拍攝的紀錄片,或者新聞報道裏的鏡頭,真實可信。

  1980年,上海服裝公司時裝表演隊從下屬工廠招募年輕女工,組建新中國第一批模特表演隊。這是一件曾經轟動全上海的往事,你將有機會在展覽上看到其影像資料。據“60後”市民舒女士的回憶,當時即便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人們的衣著顏色也以灰黑藍白為主,男女服裝區別不大,看起來單調沉悶。時裝表演隊的出現,帶動著時裝款式走向豐富。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的衣著顏色早已五彩繽紛。舒女士退休後參加了社區裏的時裝表演隊,穿起了年輕時沒機會接觸的旗袍洋裝“過把癮”。“我們年輕時,買布料做衣服還要憑票,就連買菜也是憑票的。現在的年輕人真幸福,什麼新衣服、網紅食品買不到啊!”舒女士笑著説。

  用老影像串起流動的時光

  視頻裏,連續播放的畫面像一根線,串起了流動的時光,也用不經意間的畫面撩動人們對生活細節的回憶。樂建強説:“音像資料館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對音像資料的收集、研究、保護工作。一聽説新聞晨報·週到要辦這次展覽,我們就表示了支持。我們很樂意把庫存影像找出來,在這次展覽中播出,讓人們直觀感受生活的變化。”

  記者注意到,該館為展覽提供的一段視頻資料,專講上海人的住房問題。其中部分片段將在展覽上播放。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上海先是在棚戶區密集的市區建起了工人新村,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又陸續出現了商品房小區。“長寧區的老居民告訴我,看到以前住過的天山新村影像中,還有自己熟悉的牛奶店,現在想起來,連店裏賣的牛奶味道都記得清清楚楚。”影像中出現的黃浦區西淩新村,則是“80後”市民施先生兒時的家。它也是在拆除西淩家宅棚戶區的基礎上建起來的。2000年後,施先生舉家搬到了蓮花路上的商品房小區,寬敞的複式住宅引得住在兩室一廳的老鄰居十分羨慕。“現在不稀奇了,很多人都住上別墅了,上海人的住房條件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施先生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