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海關大樓:見證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

2017-12-25 09:34:14|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原標題:90歲海關大樓:見證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和上海城市變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大鐘。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曾經是中國著名標誌性建築的上海海關大樓,23日迎來落成90週年紀念日。當普通觀眾步入這座至今仍不失雄偉的建築,登上高聳的鐘樓眺望浦江兩岸,當雄渾悠長的鐘聲奏響《東方紅》樂曲,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和上海城市變遷的歷史“活”了起來。

  國門象徵意蘊豐富

  1927年12月,江海關(上海海關舊稱)大樓宣告竣工,大樓總高79.2米,總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兩年建設共耗白銀400余萬兩。而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1月,上海海關關區進出口額達5356.6億元人民幣,單月進出口值創歷史新高,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約179億元貨物經上海海關實現進出口,在全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超過兩成。用“寸土寸金外灘地、關稅命脈聚寶盆”形容海關大樓毫不為過。

  “海關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上海海關大樓也是國門象徵。作為這裡的工作人員,我們除了為這座歷史建築感到自豪,更有一種莊嚴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上海海關副關長喬進明表示。

  由上海海關大樓落成90週年主題圖片展追溯歷史至1878年,可見由江海關發行的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再向前追溯至1867年,則可見清政府第一次通過江海關出國參加世博會的老照片,在近40年的時間裏,參博次數多達29次,上海海關檔案室至今存有1867-1905年中國參與世博會幾乎所有的展品目錄。

  1950年2月,江海關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關。同年,上海海關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海關法並於次年由政務院公佈施行。而由商神手杖與金色鑰匙交叉組成的海關關徽設計,也出自上海海關員工之手。1978年初,上海海關9位關員聯名上書,提出恢復海關單獨計徵關稅的建議,有力助推了全國外貿改革開放。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伴隨浦東開發開放,上海海關大樓見證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第一”: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在上海外高橋設立;上海口岸在全國率先實現“365天,天天能通關”;全國第一個保稅港區在上海洋山港封關運作;全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掛牌成立……

  海關鐘聲歲月迴響

  上海海關大樓不僅是外灘“萬國建築博覽會”最標誌性的建築,其碩大的銅鐘還賦予外灘生命的律動。自1928年元旦零時奏響,先後只有《威斯敏斯特報刻曲》和《東方紅》兩首樂曲從這裡傳向四方。報時鐘聲猶如城市的心跳,記錄下不同時代的歲月迴響。

  58歲的魏雲寺1982年入職海關,1991年起成為大鐘守護人,至今已有27年。其間除了極端惡劣天氣、風箏線纏繞等原因,從未發生過管理者人為因素導致大鐘停擺。而這一成績的背後,需要魏雲寺每週三次爬上117級旋轉樓梯,操縱起三根約一噸重的發條,精確校對大鐘時間;需要魏雲寺連續27年放棄休假堅守崗位;需要魏雲寺對一大四小總計五口銅鐘如同對待孩子般的貼心了解和全情投入。

  “幹一件事久了,都會産生感情。何況我守護的大鐘與倫敦大本鐘、莫斯科紅場大鐘齊名,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我覺得自己不僅在履行一名海關人的職責,也在為上海這座城市守護歷史和光榮。雖然工作有些枯燥,但我自認為這種堅守很有價值,我還要把這份責任傳承給下一任。”魏雲寺説。

  跟隨魏雲寺逐級爬上鐘樓的發條層、機械層和發音層,觸摸精密而獨特的機械鐘,眼觀浦江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仿佛就是在閱讀一本講述“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的生動教科書。

  鐘樓的最高一層,是旗樓層。每年的元旦、五一、七一、十一,魏雲寺都要雷打不動更換這面最大尺幅的五星紅旗,保證飄揚在海關大樓之上的國旗不破損、不褪色。

  “90歲的海關大樓經歷了無數的風雨和歷史變遷,但我覺得她仍堅如磐石、富有朝氣。”魏雲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