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結合讓學子愛上“非遺”文化

2018-10-25 08:52:55|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戲曲名家為孩子上課 黃草編織融合高科技“江南絲竹”奏響25年 文教結合讓學子愛上“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作為非遺傳承保護的創新實踐之一,上海近年來通過文教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一大批非遺項目或以傳習基地,或以社團活動,或以名家工作室等形式,紛紛進入課堂,在學生們的心中播撒“非遺”的種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谷好好指導學生走戲曲臺步

  戲曲名家成為特邀導師

  十月裏的一天,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谷好好和她的藝術團隊來到上海市寶山實驗學校,為師生們送來一場豐盛的優秀傳統文化大餐。谷老師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崑曲的生、旦、凈、醜等人物行當。同學們也紛紛走到臺上,模倣演員們的一招一式,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寶山實驗學校的王同學説,自己原本以為崑曲又緩慢又嚴肅,沒想到谷老師如此親切,講解通俗易懂,讓戲曲課始終充滿著掌聲和笑聲,讓學子們相見恨晚。

  這是寶山區自去年年底推出“戲曲進校園”項目以來,又一堂常態化的戲曲導賞課。寶山區聘請谷好好、王珮瑜、嚴慶谷等14位滬上戲曲名家為特邀導師,為區內15所“戲曲進校園試點學校”的學生們講解戲曲,至今已上了37次導賞課。谷好好老師表示,希望崑曲藝術能在孩子們心中紮根,從校園中飛出越來越多的戲迷“小昆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徐行小學的黃草編織課

  黃草編織融合科技特色

  在今天的上海中小學校園,學生們不僅能接觸到傳統戲曲這樣高大上的非遺項目,還能親自動手,實踐一把非遺傳統技藝。在上海市首批非遺進校園傳習基地校——嘉定區徐行小學,他們的“朝花夕拾”科技文化園裏種著一畝黃草。這些黃草可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黃草編織”所需的材料。徐行小學開發了黃草編織系列校本教材,建立草編博物館、草編DIY工作室,讓學生認知家鄉文化,學會工藝技能,傳承和發展非遺技藝。

  為加強學生實踐體驗,學校將黃草編織與科技特色融合,從種植黃草開始,通過播種、種植、保管、晾曬、染色等多道工序,讓學生更立體地了解這一非遺技藝。每年暑假,學校還組織“草編之旅,指尖捻出夢想”草編實踐體驗活動,對全市中小學生免費開放,至今已吸引近萬名中小學生和家長體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徐匯中學民樂班學生在演奏

  零起點民樂班華麗亮相

  在剛過去的九月,上海市命名了第五批20所上海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暨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學校。以“江南絲竹”非遺項目為特色的徐匯區徐匯中學,今年有幸成為了傳習基地校“大家庭”中的一員。從1993年成立民樂團至今,徐匯中學“江南絲竹”民樂特色教育已經開展了25年之久。學校編制了“江南絲竹”課程,讓學生們在演奏樂器、陶冶情操的同時,加強團隊協作互助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審美修養。

  令人驚艷的是,在今年年初第18屆全國校園春節大聯歡活動中,徐匯中學零起點中阮班的孩子們完成了從零基礎、初識中阮到能夠登上國家級舞臺的華麗蛻變。他們憑藉《印象國樂·大魚海棠隨想曲》,一舉奪得金獎和優秀表演獎。參加表演的初一年級李姝芃同學感慨地説:“這次活動不僅讓我收穫了獎盃,更讓我明白了‘弘揚國樂,傳遞自信’的深層含義。感謝學校為我們創造的美好平臺。機遇讓我們成長,挑戰使我們更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