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40年·改革開放再出發|多彩非遺,激活城市文化豐富記憶
“非遺”,全稱“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各國各民族傳承千百年來不落文字因而幾近失傳的技藝和記憶。它在21世紀賦予我們重新認識自身文明DNA的途徑。2001年,中國的“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榜首。2003年,“古琴”繼續被列入第二批“代表作”,我國同時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漸漸地,“非遺”這個新名詞才開始進入人們視野。
在上海城市發展進程中,一代代移民來到上海,也帶來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風俗,融入上海天生具備的江南文化,逐漸成為上海文化大碼頭的底色。各地傳統文化熔于滬上,再加上海外文化的注入,最終形成了上海獨有的“海派文化”。其中,獨具城市辨識度的“上海非遺”,以見證中國現代工業文明發展軌跡、勾勒江南文化的吳越積澱而與全國其他地區的非遺形成顯著差異。在“上海非遺”的名單裏,我們看得到市民性格、生活態度乃至城市精神,也串聯起人們對城市文化內涵的美好記憶與期許。
圖説:豫園的崑曲演出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政府主導 保護形成合力
“非遺”,在這個概念被提出來之前,還是散落在民間的遺珠,甚至被歲月和風霜蒙塵千百年。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根據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時的承諾,上海籌建市非物質遺産保護中心。當時上海非遺狀況是“多頭管理、分散保護”。非遺的概念,很多人並不清晰,甚而籠統地認為是“民間文藝”。儘管“民間文藝”裏一些民間口頭文學的收集,早已有之,但都是各個單位和個人力量,零零星星“口述實錄”,完全不能與現在將“非遺”以一項重要國家政策的高度推廣相提並論。
“查家底”是“非遺”工作的第一步。2005年起,上海啟動了覆蓋全市的非遺資源普查,共蒐集各類資源線索1萬餘條,項目資源1939個,共認定、公佈了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現有國家級項目55項(包含子項63項),市級項目220項,區級項目400余項;國家級傳承人94名,市級傳承人647名,區級傳承人700余名。2015年,《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頒布實施,該條例在法規名稱上突出“保護”二字,並在法規中將此主線貫穿始終。
圖説:江南絲竹演出“走入”上海藝術商圈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近年來,市非遺保護中心積極推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叢書編輯出版、系列專題片攝製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數字化採錄工作。目前,已完成《江南絲竹》《崑曲》《上海剪紙》等44部叢書分卷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攝製完成《顧繡》《朵雲軒木版浮水印技藝》等42部系列專題片。51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數字化採錄工作也已推進過半。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網、“上海非遺”公眾微信號也已開通,初步建立起上海市非遺保護數據庫。
連結生活 重現傳統文化
40年前,住在當時盧灣區太平橋地區石庫門的人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灰墻青瓦的房屋會成為煥然一新的“新天地”。彼時舊城區改造正值城市更新的關鍵時分,該地區因擁擠淩亂、衛生條件不佳被列入改造名單。擔任改造總設計的美國建築師本傑明·伍德提出了“舊的建築、新的生命”方案,提升了石庫門的居住功能,賦予其新的商業價值。
如今,行走在新天地,會發現北部地塊保留了大部分石庫門建築,南部地塊則以新建築為主,一條步行街串起南北片區。海派和時尚、傳統和現代、過去與未來,新天地將這些特質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上海融合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標誌性景點。
圖説:新天地的石庫門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現在,如果想重溫在石庫門生活的小日子,除了到弄堂裏走一走,還可以到“非遺遊樂園”大世界裏逛一逛。始建於1917年的大世界以戲曲、曲藝和遊藝雜耍為特色。2003年5月,大世界閉門謝客,2016年底又以非遺的活態傳承方式,融入生活再出發。這個秋天,大型沉浸式城市記憶展演秀《遇見1978》正在大世界4樓上演,踏進展廳前,遊客會領取到一本《上海市居民購糧證》,小販的叫賣聲中,一幅熱鬧的石庫門生活場景映入眼簾,修鞋攤、糧店、老虎灶、煙紙店一應俱全。穿梭其中,翻閱當年的票證、報紙、小人書,與1978年仿佛進行了一次時空連線。
而更多的商業街區,也在向觀眾和遊客展示民間、民俗、民族文化。嘉定南翔老街舉行的小籠文化展上,不僅有一屜屜香飄海外的小籠包,還有海派旗袍、藍布扎染、徐行草編、嘉定竹刻等非遺項目一一亮相;曾享譽滬上的古玩郵幣卡市場豫園華寶樓,吸引了不少國家級非遺文化遺産項目及傳承人相繼入駐,開設了陶瓷、銅藝的新空間;浦東三林老街平日並不算熱鬧,但每逢節慶或廟會,花鼓戲、舞龍舞獅、蕩湖船、江南絲竹、踩高蹺等行街表演,讓老街瞬間華麗轉身,既勾起人們的記憶,又激發出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圖説:三林老街上的舞龍隊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資源活化 搭建傳承平臺
今年上海設計週期間,巨大的裝置藝術作品《百鳥林》給所有觀展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藍印花布、丹寨蠟染、阿壩羌繡、苗族百鳥衣四種非遺元素融入手工織染的布匹,結合鐳射材料和透明彩色軟玻璃等材質,營造了一個時尚鳥林。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黃金年代,上海製作旗袍的裁縫店數不勝數,其中又以蘇廣成衣鋪數量最多、名氣最響。如今赫赫有名的龍鳳旗袍,其第一代傳承人朱林清就曾在蘇廣幫裁縫鋪學藝,後來朱林清創辦了朱順興中式服裝鋪,解放後又與其他四家中式服裝衣鋪合併,成立上海龍鳳中式服裝店。落戶靜安的龍鳳旗袍,繼承了蘇廣成衣鋪“鑲、嵌、滾、宕”的傳統工藝特色,併發展出“鏤、雕、盤、繡”的絕技。龍鳳旗袍製作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徐永良介紹,定制一件龍鳳旗袍,要精確測量人體36個部位的尺寸,以保證成衣完美貼合體型。在陜西北路上的龍鳳旗袍的旗艦店內,陳列有“喜·福”“雀·舞”“玲·瓏”三個系列十余件新品旗袍,適用於婚嫁、商務晚宴、晚會等各個使用場景。
圖説:龍鳳旗袍店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今年5月,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了以“中國品牌·世界共享”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代表上海做特色展示的就是龍鳳旗袍。龍鳳旗袍還曾代表中國參加2010上海世博會和2015米蘭世博會。徐永良回憶,2011年,龍鳳旗袍還首次在法國盧浮宮亮相,精緻繁複的盤扣和刺繡讓在場的外國專家驚嘆上海技藝的細膩。
非遺是城市文化符號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城市精神和文脈的重要體現。上海之所以能形成獨樹一幟的海派文化,正是因為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對傳統文化的悉心呵護與活態傳承。借助文化遺産元素來強化獨特的地方文化標識,也讓上海這座城市更具人文色彩,更具吸引海內外友人的親和力,更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風範。
新時代再出發|見人見物見生活
未來,非遺文化還將繼續做大做強,一方面可以盤活已有的非遺資源,繼續發揚光大,另一方面則可以吸納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非遺到上海來展示交流、融合發展。
圖説:滬上剪紙藝人孫繼海 新民晚報記者 胡曉芒 攝
非遺保護工作中有一個重要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就是説,非遺實踐一定要回歸社區、回歸生活,讓非遺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保護工作未開始時,各項技藝都處於自然發展的狀態,有些可能因為社會的需要而變得非常興旺發達,有些可能因為社會變遷等客觀因素就消亡了。非遺保護工作啟動後,符合條件的項目有了更多的平臺去展示發揮,既裝點了市民的生活,又豐富了市民的文化需求。而那些無法順利在當代生存發展的項目,要為老百姓所知所用,就必須隨著時代的需求不斷迭代。
未來,上海將推動非遺保護融入公共文化服務,繼續推進“非遺在社區”項目,推動非遺傳承人紮根社區,實施網格化傳習與服務,指導相關地區將非遺展演展示項目納入當地公共文化服務菜單,推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活動與特定社區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廣泛推動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同時,以“文創50條”為推動,舉辦圍繞非遺的創新創意大賽,推動中華元素的當代表達,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