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上海 看看大咖是誰

2018-10-26 08:53:1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上海,看看這些大咖是誰?

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上海 看看大咖是誰

來源/組委會供圖

  世界頂尖科學家將於10月29日至31日雲集申城,參加一場國際科學盛會——上海滴水湖論壇。包括2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8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世界著名學術獎項得主在內的3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將和17位中國兩院院士、18位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一起,共赴一場全球頂尖的原創科學思想和科研成果的智慧盛宴。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分為主題論壇、特別論壇和圓桌會議三大板塊。4個主題論壇分別為世界頂尖科學家光子科學與産業論壇、生命科學與産業論壇、創新藥研發和轉化醫學論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論壇;特別論壇將為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和世界頂尖科學家搭建深度互動的交流平臺;在圓桌會議上,各國頂尖科學家將圍繞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暢所欲言。3天論壇交流成果將在10月31日下午的新聞發佈會上對外發佈。

  上海滴水湖論壇旨在聚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搭建國際化、綜合性科學平臺。論壇將充分發揮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科學家的帶動與引領作用,打通科技創新鏈的不同環節,聚集分散在全球的高端人才、先進技術和優質項目等資源,吸引眾多國內有潛質的優秀科學家參與;搭建綜合性科創平臺,服務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設,力爭成為上海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新名片,中國原創科技誕生的起源地,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策源地。

  參加此次盛會的科學家,涵蓋了化學、物理學、醫學、計算機學等主要科學研究領域,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挪威、德國、以色列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代表了各自領域內當前世界最高水準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具有全球號召力。他們匯聚于上海滴水湖論壇,將對全球科學界和産業界産生深遠影響。

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上海 看看大咖是誰

來源/上海發佈

  參會頂尖科學家名單

  諾貝爾獎(26位)

  1、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教授

  2、朱棣文(Steven Chu)教授

  3、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教授

  4、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kman)教授

  5、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教授

  6、阿達·約納特(Ada Yonath)教授

  7、埃裏克·馬斯金(Eric Maskin)教授

  8、弗蘭克·維爾澤克(Frank Wilczek)教授

  9、巴瑞·夏普萊斯(Barry Sharpless)教授

  10、厄溫·內爾(Erwin Neher)教授

  11、約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教授

  12、鄧肯·霍爾丹(Duncan Haldane)教授

  13、威廉·莫納(William Moerner)教授

  14、斯特凡·黑爾(Stefan Hell)教授

  15、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教授

  16、梅·布萊特·莫索爾(May-Britt Moser)教授

  17、亞利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教授

  18、亞當·裏斯(Adam Riess)教授

  19、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

  20、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教授

  21、哈拉爾德·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教授

  22、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教授

  23、芬恩·基德蘭德(Finn Kydland)教授

  24、庫爾特·維特裏希(Kurt Wüthrich)教授

  25、約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 Jr.)教授

  26、羅伯特·胡貝爾(Robert Huber)教授

  沃爾夫獎(2位)

  1、艾倫·巴德(Allen J. Bard)教授

  2、亞歷山大·萊維斯基(Alexander Levitzki)教授

  拉斯克獎(2位)

  1、布魯斯·阿爾伯茨(Bruce Alberts)教授

  2、羅納德·韋爾(Ronald Vale)教授

  圖靈獎(2位)

  1、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教授

  2、沙菲·戈德瓦瑟(Shafi Goldwasser)教授

  麥克阿瑟天才獎(2位)

  1、卡洛琳·貝爾托齊(Carolyn R. Bertozzi)教授

  2、余金權(Jin-Quan Yu)教授

  傑出科學家(3位)

  1、張首晟(Shoucheng Zhang)教授

  2、沈志勳(Zhi-Xun Shen)教授

  3、梅納赫姆•本•薩松(Menachem Ben-Sasson)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