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腫瘤研究有新發現 在線發表于《自然》雜誌

2018-10-29 09:08:18|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環鳥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具有“善惡兩面性”,如果它置身於細胞漿內,能抗感染、激活免疫應答;而一旦從細胞漿內逃逸進入細胞核內,就開始作惡,抑制細胞的DNA修復,從而促進腫瘤發生。

  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戈寶學教授,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毛志勇教授合作團隊的這一發現最新在線發表于《自然》雜誌,首次系統闡釋了環鳥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完全獨立於DNA識別功能的細胞核內的全新功能,為基於干預cGAS進入細胞核而開發新型抗腫瘤藥物提供了理論基礎。

  cGAS,名為環鳥苷酸-腺苷酸合成酶,是DNA識別受體,對它的鑒定發現在DNA識別和固有免疫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合成酶能促進I型干擾素和免疫因子産生。

  細胞在正常生長代謝過程中,受各種內外因素影響,DNA總會受到不同形式的損傷。DNA雙鏈斷裂是眾多DNA損傷形式中最為嚴重的一種,它不能被修復或被錯誤修復都將會導致基因組的不穩定性增加,進而誘發染色體的重排以及遺傳信息的丟失,最終會使細胞進入凋亡、衰老甚至導致腫瘤的發生。

  科研人員合作研究發現,cGAS在細胞發生DNA損傷時可轉入細胞核內,並被招募至DNA受損的位點,通過干擾特定複合體形成,抑制DNA雙鏈斷裂損傷修復,進而增加基因組的不穩定性並最終增加腫瘤生成風險。

  “cGAS會抑制DNA修復、促進腫瘤形成,這是我們在國際上首次發現cGAS所具有的一個全新功能。”戈寶學教授介紹,以往對cGAS的認識都是集中在固有免疫上,即cGAS作為一個DNA受體,能夠對外界病原微生物以及人體細胞質內自身DNA進行識別,並激活免疫應答,對它的生理過程研究也只是在細胞質內。cGAS促癌功能是首次被發現,這一成果將把cGAS的功能研究推向一個嶄新的領域。

  這一發現為開發新型抗腫瘤藥物奠定了理論基礎。戈寶學教授表示,“cGAS好比是一個關在瓶子裏的惡魔”。“入核”是關鍵點,如果能對cGAS進行干預,把它一直“關”在細胞漿內,它就不會闖進細胞核內幹壞事。這將成為抗腫瘤藥物開發中一個重要的靶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