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光影逐夢 永不停步

2018-10-31 11:30: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百年上海電影文化和電影工業發展史,為上海這座城市積累了豐厚的電影人文資源,上海國際電影節便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

  1990年,上海一群德高望重的電影藝術家倡議:在上海舉辦國際電影節。1992年,浦東開發開放不到兩年後,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請舉辦,當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1993年10月,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萬眾矚目中正式亮相。由中國著名導演謝晉、美國好萊塢導演奧利弗·斯通、日本導演大島渚、中國香港導演徐克等國內外電影界翹楚出任的評委陣容,奠定了電影節評獎的高規格和權威性;而電影節也以其卓著的專業性和國際范獲得國內外的一致肯定。

  199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經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考察認定,成為當時全球9個非專門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之一。在當時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中創辦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是國家和上海以高瞻遠矚的目光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實施的以文化促進城市建設和推動我國電影産業發展的一大創新舉措。直到目前,全世界共有15個經認定的非專門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A類),上海國際電影節依然是中國唯一的一個。

  創辦25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見證著中國電影的光榮與夢想,並在摸索中不斷調整辦節舉措、創新辦節模式,創下了無數個“第一次”:從第5屆起,電影節由原先的兩年一屆調整為每年6月舉辦,讓中外影人年年在上海集聚;第7屆起設立了亞洲新人獎評選,主動承擔扶持新人成長的責任;第9屆電影節的國際評委會主席第一次由外國電影大師擔任,進一步提升了電影節的國際性和專業性;自第15屆起,每年主導中國經典電影拷貝修復,積極推動文化傳承;第18屆起,對接中國電影産業發展趨勢,創辦互聯網影視系列新項目;第20屆把辦節時間延長了一天,讓更多市民分享獲獎影片的精彩;第21屆發起成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文化交流,上海國際電影節充分發揮“橋頭堡”的作用,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找到更廣闊的發展路徑。

  25年前播撒下的這粒電影種子,如今也漸長成大樹、枝繁葉茂。目前,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放映影片數、公映場次數、觀眾人次等指標性數據已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位列第一、第二,綜合影響力已公認位居國際A類電影節前列。

  影響力的擴大遠不止于簡單數據的遞增。2018年,新成立的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直接指定上海國際電影節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首批成員由10個經認證的不同類別電影節、3個行業機構組成。其中,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直接指定的2個電影節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戛納電影節,這對上海國際電影節對標國際一流産生有效的促進效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站在了新起點,設立了新目標:三年內綜合影響力達到國際A類電影節前三位,進入國際電影節第一陣營。每一屆電影節的舉辦,推動著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産業的發展,促進著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軟實力的提升,也滿足了廣大人民大眾熱愛電影的文化需要,更以辦節實踐,證明了當年國家和上海支持創辦電影節決策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未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仍將不斷創新辦節機制,加強自主文化品牌建設,為擦亮“上海文化”品牌不斷增添新內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