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潛心培育農業廢棄物“分解者”

2018-11-13 10:31:4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小巧蘑菇串起秸稈無害化處理産業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指導種植大球蓋菇。(農科院供圖)

  50畝水稻完成收割,15噸稻秸稈整齊堆放,自本週起,生活在崇明島上的農民就要開始在秸稈上“種”大球蓋菇了。兩個月後,這些蘑菇將進入豐收季;半年之後,一茬茬蘑菇將把這些秸稈分解成肥料,重新回歸農田。從去年開始,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在崇明區成功實現稻秸稈栽培大球蓋菇。今年,崇明農民把栽種面積擴大到了1000多畝。

  這些蘑菇將成為崇明區每年18萬噸稻秸稈的“終結者”。既讓秸稈“變廢為寶”,又使農民增收,還有改善土壤肥力的功效,一條産業鏈串聯起生態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尋找稻秸稈“終結者”

  處理秸稈,傳統方式是一燒了之,但這樣會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近年來,農民開始改變傳統陋習,嘗試將秸稈堆放至腐爛後“還田”作肥料。

  但是,“還田”幾年後,問題來了。按照以前的辦法,不管噴多少水,秸稈分解都很慢。農科院食用菌所研究員陳輝解釋,高頻率的秸稈還田其實很難被土壤分解,還會導致耕作層變淺、施用的肥效和藥效降低等長期隱形危害。

  陳輝所在的團隊專門研究用食用菌解決農業廢棄物。早在2011年,他們就提出食用菌分解稻秸稈,因為稻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木質素,食用菌恰好以此為食。

  大球蓋菇就是一種“不吃腐木吃秸稈”草腐菌,它分解纖維能力特別強,六個月就能把秸稈完全分解,而且“胃口”也特別大,平均種植一平方米大球蓋菇需秸稈50到70公斤。不過,大球蓋菇長成後,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粗壯”的外形很難讓人將之與美食聯繫起來,加上大球蓋菇需求最旺盛、價格最高時是春節前後,而它作為中高溫菌種,收穫季在五六月間,故而市場知名度不高。

  讓市場推動稻秸稈有機處理

  讓大球蓋菇能夠承擔起處理稻秸稈的重任,關鍵是市場。想要打開市場,就要讓大球蓋菇的外形“變美”,還得讓它在低溫條件下發菌。經過三年,陳輝團隊終於育成一種既能低溫發菌,又能高效率分解秸稈的大球蓋菇。更誘人的特點在於,新品種無需完全長成就能採摘,菌形小巧,且口感似松茸。

  很快,它就在精明的商家口中有了新名字:赤松茸、松茸菇。隨著它名聲越來越響,身價也日漸走高,一公斤大球蓋菇價格達到5元,春節期間價格更是超過40元。

  2014年,崇明區建設鎮的林地菌業基地在食用菌研究所的指導下,試種了三四畝地,一畝地收益2000多元,當年他們就決定擴大生産。今年,基地的300多畝地都種上了大球蓋菇,預計收入將達到100萬元。崇明區建設鎮的林地菌業基地負責人王有濤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已經和周邊鎮的農民達成意向,將以150元每捆稻秸桿的價格收購秸稈種植大球蓋菇。

  一季大球蓋菇栽培下來,陳輝還有了意外收穫,他發現,在整個秸稈還田的閉環中,隨著食用菌的“加入”,土壤變肥沃了。據測算,菌渣還田後,土壤表層中的有機質增加26.65%,速效氮、磷、鉀分別增加19%、44%和4%。

  食用菌為何還有如此神奇的功能?陳輝説:“土壤中佔絕大多數的細菌和微生物沒有能力處理纖維素和木質素,而真菌恰恰以此為食,因此食用菌(真菌)的加入實際上是補充了一個生態位,纖維素和木質素被真菌分解後,剩下的物質就能夠很快被細菌和微生物利用。”

  土壤肥力不是一個小問題,陳輝認為,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加碼,上海鄉村未來的有機肥來源將成問題,食用菌也許能夠成為未來改良土壤的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