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熱門當代藝術地標的“上海策略”

2018-11-23 11:00: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一位台北藝術界知名人士説,在幾乎同期舉辦系列藝博會的台北與上海之間,他當然選擇上海。對於北京、台北以及東京、倫敦、紐約的藝術界從業者來説,當今的上海已經毫無疑問地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品交易的中心。

  11月的上海,一週之內,第6屆上海ART021當代藝術博覽會、第12屆上海雙年展、第22屆上海藝博會、第4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第5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以及眾多國際一流展覽次第揭幕,國內外藝術界大咖扎堆上海,使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後的上海成了全球最熱的藝術地標。它們合力構成了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的藝術從業者匯聚上海,見證當代藝術在上海這座城市被激發和認同。種種跡象表明,這十年,藝術正在融入上海的日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當代藝術及藝術品交易在上海的真正勃興與繁榮呢?最早在上海開設畫廊的香格納畫廊的何浦林,回答得簡單明瞭:“上海會發展,上海有未來。上海一直有很棒的藝術家和藏家,人們有好奇心,並且有意願讓城市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而在更多藝術觀察者看來,上海當代藝術的生長經歷了一個從合理佈局到自然生長的過程——政府的有序引導與良好的經濟生態密不可分,其核心與上海市在世博會以後對文化藝術的大戰略與大佈局密不可分,而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與國際化文化視野又為政府戰略提供了健康生長的土壤。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出臺的“文創50條”與今年4月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提出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更是為上海藝術産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巨大驅動力。

  文創與品牌:中國當代文化的自主力量和內生機制

  1996年,當時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美術館舉辦了第一屆上海雙年展,此次距離雙年展(Biennale)這個名字的誕生已經有101年了。當時上海美術館的館長是方增先,談到上海雙年展的舉辦,他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覺得搞藝術,對西方的東西一定要了解,而雙年展可以邀請西方各種流派都到中國展覽,中國的畫家看得面廣了、眼光放大了,可以有選擇地吸收西方藝術中好的方面,對繪畫的發展很有好處。”

  2018年11月9日,“禹步—第12屆上海雙年展”在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開幕後第一個週末再一次排起觀展長隊。當上海雙年展進入第24個年頭,它的意義更超越了方增先當年所説的“讓中國畫家帶著取捨看看西方藝術”,而成了國際藝術家交流的舞臺,也是兩年一次全民參與的藝術盛事。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和上海雙年展頗有淵源。從2000年第三屆上海雙年展開始,中國美術學院與上海美術館合作12年,策劃了七屆上海雙年展,在許江看來,這一時期的上海雙年展“以人文性、藝術性兼具的深度梳理,為世博城市主題提供了內涵思考。”

  在“後世博”時代,上海形成了中華藝術宮和PSA的兩館佈局,“上海雙年展開拓了藝術創作與生産的新視野,以社會學、歷史學、生態學多角度,推進藝術和社會的創新,使上海雙年展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平臺,也催生了黃浦江濱江藝術帶的世紀發展。”

  從以上海為出發點關注都市本身,到接入國際策展人與團隊講述中西方傳統文化與當代思想,上海雙年展的改變也折射出上海國際化的藝術生態。

  許江認為,“上海雙年展所體現的人文思考和實驗性力量,別具一格的烏托邦理想與實踐意涵,國際與本土雙輪驅動的獨特方法,不僅僅是雙年展自身的方法內涵,更是代表中國當代文化的自主力量和內生機制。”

  回溯這12年的變化,不能不提到2010年世博會之後,上海進一步明確了國際化定位並出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扶持文化藝術發展的措施,尤其是濱江地區的發展中,無論是世博中國館的“轉身”中華藝術宮,原南市發電廠轉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抑或是徐匯濱江西岸的崛起,都是置於上海國際大文化戰略規劃下的。而這樣的規劃與構想,也契合了上海經濟發展中企業對於進一步提高文化層次的需求,契合了上海人對於多元文化、時尚生活的追求。

  以從世博會中國館轉身的中華藝術宮為例,其實世博會之後中國館的使用有很多方案,有主張商業開發的,也有主張讓它成為一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不同的觀點都經過討論,最後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其改造成一個美術館,命名為中華藝術宮。

  2012年,具有61年曆史、原本坐落于南京西路的上海美術館整體遷入世博會中國館中,並命名為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來到中華藝術宮之後,就面臨著兩個重大的課題,”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説,“一個課題是:在這樣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建築當中,如何展示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和中國藝術的基本面貌;第二個課題就是:如何在這麼大體量當中,發揮它的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讓更多中國公民和國外的遊客,體會到文化藝術的魅力。”在這樣的思路下,中華藝術宮策劃了一系列大展,對現當代中國藝術進行學術性梳理與呈現,同時提出了打造“全球華人藝術的雄偉殿堂”。

  與中華藝術宮一江之隔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則由發電廠改造而成,原本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上海雙年展也因之轉在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

  事實上,就是在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轉身”的2012年,上海藝術業開始駛上了穩健發展的快車道。也是在那一年,徐匯“西岸文化走廊”等品牌項目開始推動。短短幾年間,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香格納畫廊等眾多知名文化藝術機構入駐此地,上海西岸已經成為城市極具人氣的藝術目的地。“我們希望未來整個城區的文化設施是星羅棋佈的,而且不用太多干預,讓它自然而然形成。”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産業推進部部長陳安達説。

  而在浦東,除了文化地標中華藝術宮,還有充滿活力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藝倉美術館、震旦博物館、昊美術館等,更有投資巨大的上海博物館東館、浦東美術館等大型文化藝術地標建築。

  2016年,上海發佈《上海市“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博物館總量達到150座,基本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達到每16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的水準。

  據上海市文廣局2017年12月的統計顯示,上海現有美術館和博物館82家,並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有更多的美術館或博物館將在今後幾年陸續開館。2012年上海的美術館和博物館為34家,至2017年12月增加了130%。2017年上海市美術館博物館參觀人數較上年度的500萬增加了117萬,漲幅超過20%。

  2017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上海文創50條”提出,未來5年,上海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5%左右,並首次提出把藝術品交易列入重點發展的八大産業板塊之一,發揮藝術品産業在傳承歷史文化和推動業態創新中的帶動作用,形成上海藝術品産業整體優勢,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

  今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形成了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在“文創産業騰飛專項行動”中明確提出建設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包括加快推進浦東外高橋、徐匯濱江藝術集聚區建設,支持藝術類文化創意園區發展,鼓勵舉辦環藝術院校藝術集市。支持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世界手工藝産業博覽會等發展。激發朵雲軒等本土藝術品交易品牌活力等。

  一些學者認為,上海對標的目標就是像紐約、東京、倫敦這樣的城市,從上海之前的發展來看,經濟總量、人口規模、教育素質、基礎設施已經不比這些城市差了,但在文化創新力和綠色發展力上還有所欠缺。“從文化的角度來説,這幾年以及未來幾年,特別是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大眾對於文化的追求和消費力都會有非常明顯的質的提升,這是一個規律,就是經濟水準和教育品質達到了一定水準之後,大眾自然而然地會往這種方向發展,所以其實這是個大趨勢。”

  上海的西岸藝術區的發展正印證了這樣一個趨勢,西岸藝術區經歷的正是一個從“統一佈局”到“自然生長”的過程:通過前期有序規劃(包括對藝術機構的評估和選擇),讓整個藝術園區自然而然形成集聚,讓其具備自發生長的生命力。現在該區域周圍也開始自然集聚起很多藝術機構,包括馬淩畫廊、東畫廊等。這種活力説明業界認同了這種趨勢和發展。

  幫助本土藝術發出中國的聲音、上海的聲音

  在中華藝術宮與上海藝術博物館的“重新發電”下,“西岸”不單是黃浦江的西岸也是太平洋的西岸,體現出的是中國當代藝術生機勃勃的創作活力。

  2014年,西岸的改造已經初具規模,和歐洲公立的美術館或文化機構不同,在那裏的幾座美術館和藝術機構都是民營背景,民營的龍美術館(西岸館)與余德耀美術館在那一年先後開館運營。不久後,原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經過改造,轉型為西岸藝術中心,承接西岸藝博會等一系列藝術、時尚、演藝相關活動。在它旁邊,是幾乎同時開放的由劉香成創辦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幾乎每座藝術場館的開放,都是一個工業遺産的改造故事,通過一次次轉型,徐匯濱江從無人問津的工業廢墟逐漸成為上海極具人氣的公共空間。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背景下,西岸為上海帶來了一場場“藝術盛宴”,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詹姆斯·特瑞爾、安東尼·葛姆雷、路易絲·布爾喬亞、倫勃朗、賈科梅蒂、“雨屋”、KAWS……通過這些藝術家名字的羅列,不難發現一些在倫敦、巴黎、紐約等地引起轟動的藝術展,不久便巡展到上海。甚至在紐約人排隊看草間彌生“鏡屋”的時候,上海已經超前于紐約展過了。再對照西岸藝博會、ART021中畫廊帶來的藝術家,其中的聯繫顯而易見。

  ART021藝博會的誕生也與上海對文化藝術産業的扶持及幾位創辦者的國際化視野與專業性不無關係。自第三屆(2015年)起,ART021遷入了上海展覽中心。每年11月初,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的臺階上俯覽,觸碰到的是世界藝術市場的脈搏,高古軒、佩斯畫廊、豪瑟沃斯、耿畫廊、香格納畫廊等國內外一線畫廊年年在相對固定的展位展出,不同的是,今年帶來的作品更符合亞洲藏家的口味。近年來在亞洲頗具知名度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幾乎都可以看到。

  從ART021提供的數據看,4天的展會,總共吸引了8萬多人次的參觀,達成交易的藏家並不局限于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乃至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藏家均有出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也通過此次藝博會豐富了自己的館藏。

  “我們並不想成為第二個巴塞爾或者弗裏茲,我們只想帶一些西方的畫廊進來,讓優秀的中國畫廊或本土的亞洲畫廊接觸到更多頂尖的機構,提升本土畫廊的能力。”ART021的創辦者説。在這樣的宗旨下,6年來ART021本土畫廊的參展比重始終在50%以上。

  每年3月的香港巴塞爾曾在當代藝術界引起轟動,而去年到今年,11月上海的藝術季,絲毫不亞於3月的香港,藝術家、策展人、畫廊主、藝術藏家、時尚人士都飛來上海,此時的上海已經無可爭議的成為亞洲藝術的中心。

  作為第一家正式入駐上海的西方重要畫廊,貝浩登畫廊廊主艾曼紐·貝浩登認為如今在上海與2012年在香港設立空間的狀況已經完全不同,“我們很幸運地看到在亞洲,一切演進都那麼迅速。在歐洲花20年才能發生的改變,在亞洲只需要5年。”

  如何在國際化影響之下進行本土化的探索也是上海各大藝術機構思考的問題。去年,法國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年(2019年-2024年)的“臨時蓬皮杜”展陳合作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西岸美術館駐留五年。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國外藝術機構進入上海,對於這樣的趨勢,上海本土的藝術機構會如何反應?

  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表示,中華藝術宮對今後幾年規劃的主題是“傳承、創新、開放、融合——打造全球華人美術的雄偉殿堂”,除引入海外華人名家的大展,也著力對本土藝術進行梳理呈現,如與澎湃新聞合作策劃的“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展”就是第一次對上海本土山水畫家進行的大型梳理。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更加抓緊,發出中國自己的聲音,上海自己的聲音,自己獨特性的聲音,”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説,“我們會著重于介紹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同時也引進國外的藝術家展覽,其實還是為了做一些類比,或者形成一種交流對話。”

  國外畫廊通過西岸藝博會的平臺將自己的理念傳達到亞洲。西岸藝博會創始人周鐵海説,“博覽會在展位的尺度、展墻的厚度,以及燈光照明等展示方面,提供給參展畫廊最專業的服務,使得作品可以更好呈現。藝博會對於整體氛圍和參觀體驗的規劃,讓藏家和觀眾能夠在舒適的節奏和環境下欣賞作品,有更多時間了解作品,和畫廊交流。”可見,專業化成就了國際化。

  專業化的背後與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當然有著巨大的關係。上海西岸的發展更是未來可期,2018年9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西岸舉行,在當下藝術和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上海正在打造一個融合藝術、設計、城市一體的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國際級的交流中心和平臺。明年法國蓬皮杜中心將與上海西岸藝術博物館展開闔作,共辦展覽和研討,中法也將在互利基礎上在教育、影視、語言等領域開展國際化的交流與合作。

  當然在國際化的背後,有些問題或也值得關注:相對於外國大牌藝術家的展覽,部分中國藝術家的展覽可謂門可羅雀。由於西方的展覽大多在體驗性和劇場性上受到過市場的檢驗,並有到訪量的數據作為支撐,所以有一定的投資保障。

  打造良性發展的藝術生態系統,將本土藝術推向世界

  “過去,中國藝術家可能學習的是歐美藝術,而現在更需要的是將中國藝術推向全世界。”香格納畫廊創始人勞倫斯提及了中國藝術家和藝術市場的關係。如何推廣本土藝術家和藝術人才,打造一個更好的、良性發展的藝術生態系統,或為未來上海藝術的完善方向。

  百年老字號文化品牌朵雲軒這些年一直堅持為持續推廣上海本土藝術家出力。朵雲軒集團總經理顧林凡説,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是實實在在的工作,其中購物、服務、製造、文化四方面跟朵雲軒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朵雲軒的品牌雖然有一百多年,但追求的是一種良性的藝術生態與“既老又新”,即老店而能創新。

  在對年輕藝術人才的扶持方面,上海美術學院前不久開通了首屆上海策展人實驗室。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策計劃”已舉辦至第五屆,希望並且鼓勵年輕人借此機會提出不同尋常、打破常規的策展想法。已舉辦四屆的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則力求從多維度、多方位呈現當下青年藝術家的獨特藝術視角,讓青年藝術家獲得更多的關注,主辦方介紹,每年青藝博都收到大量來自中國主流藝術院校、青年藝術家的投稿,其中更包括海外青年藝術的參與,每年增量約是3000名藝術家(約15000件作品)。

  此外,幾乎所有的當代藝術館都會每年安排一場國內年輕藝術家的群展,或者設立一些給國內藝術家的獎項。

  上海幾家藝博會幾乎都在學術性上下功夫,除了研討會與論壇,這也體現在整個上海同期展覽的聯動上。而對畫廊而言,這也幾乎成了自覺的追求,參加西岸藝博會的泰勒畫廊創立者秦睦説:“許多畫廊拿來的作品其實不是來賣的,而是給自己定位,告訴人們自己的性格是怎樣的。”在他看來,藝博會中畫廊之間競爭激烈,展現出自己的特色非常重要,在藝博會上更多地呈現畫廊的學術性,能夠讓專業觀眾看到他們的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兩大藝博會都取消了給售出作品“貼紅點”的環節,雖然側重點不同,但西岸藝博會和ART021無疑都在探索學術性和商業性的平衡。對於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而言,這樣的探索則更多體現在兼顧展覽的深度與流行度上。以日前正在舉行的展覽“弗朗西斯:消耗”“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恒的絲線”“辛迪·舍曼中國首展”為例,這些展覽不僅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網紅”拍照景點,同時也保持了自己的學術性。而學術性,正是上海雙年展、上海藝博會多年來一直重點強調的展會屬性,為打響和保持上海文化藝術品牌提供了堅實內核。

  11月15日,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一幅畫作以9000多萬美元成交,一舉成為“在世最貴藝術家”。據知情人透露,英國政府是將大衛·霍克尼這樣的藝術家提升到國寶層面、作為國家文化符號向全球推介的,在不遠的未來,他的個人大展也可能移師中國。可以想見的是,展覽本身的火爆以及與隨之而來的畫冊、複製品等周邊産品的熱銷。前不久,美國藝術家愛德華·霍普的作品《中餐廳》在種種運作之下也拍出了近億美元的天價,令人感嘆當代藝術市場的深不可測和巨大發展前景。

  上海在藝術産業上多年的潛心佈局和努力耕耘無疑是有遠見的,它的規模效應已經顯現,打響“文化品牌”的三年行動計劃更是體現了上海在藝術産業上必有作為的堅定決心。在上海舉辦的各類藝術展會既是藝術盛事也是城市名片,藝術園區不僅容納了藝術家和藝術産業,本身也生長為城市新型多功能空間。藝術産業正在成為嵌入上海城市發展、進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能級的重要支柱,抓住這樣的機遇,借國際藝術交流的力量大力培育本土藝術市場並使上海成為繼倫敦、紐約之後的國際藝術交易中心,將使我們這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向著更高、更豐富的層次邁進!( 黃松 錢雪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