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鄉村振興將著力打造“三園”工程

2018-11-30 08:55:4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涉農資金打包下放,考評末檔區要約談

  分階段、有重點地落實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到2019年實現全覆蓋;到2022年,美麗鄉村示範村達到200個;改變涉農資金分散現狀,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以打包方式將建設資金下放到各涉農區,給基層更多自主權;促進農業由增産導向向提質增效轉變,到2022年地産綠色農産品率將提高到30%,位列全國第一;委託第三方對本市9個涉農區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考評,對考評末檔的區進行約談……市政府新聞發佈會昨天舉行,介紹了本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及實施方案的有關情況。

  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張國坤介紹,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系統全面部署。今年3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確立起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11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上海重點抓了三項工作。一是抓規劃編制與落地,8月下旬已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導則》和《郊野鄉村風貌規劃設計導則》,明確到2019年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實現全覆蓋。同時,推進農業佈局規劃,完成糧食生産功能區、蔬菜生産保護區、特色農産品優勢區“三區”劃定;二是抓政策頂層設計,對2013年以來出臺的128項涉農政策文件進行系統梳理,明確今年要制定推進鄉村振興“1+19”配套文件,目前14個政策文件已經或即將出臺,6個政策文件正在徵求意見。這其中,對涉農財政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將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給基層更多的自主權,並對激活農民閒置房屋“沉睡資源”、用地指標向鄉鎮傾斜、籌措幫扶資金不少於50億元等予以制度保證;三是抓實踐探索,上海將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預計今年底本市農村承包地流轉率可達80%。同時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步伐,目前地産綠色農産品率已由2016年的4%提高到了13%,預計2022年將提高到30%,位列全國第一。此外,全市現已評定美麗鄉村示範村62個,到年底將達75個,到2022年將達200個,這對改善上海農村面貌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上海市鄉村振興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上海鄉村振興重大抓手是“363”工程,即打造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三園”工程,實施六大行動計劃,落實三大保障機制。上海將強化體制機制落實,尤其加大對各涉農區鄉村振興工作的督查力度,督查情況將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彙報,向各有關區通報,並適時向社會公佈,且委託第三方對各涉農區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情況進行考評,對考評末檔的區進行約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