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廊下郊野公園二期建設拉開序幕 2020年完工

2018-09-29 08:55:0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給土地“加”上高品質功能價值廊下郊野公園二期探索新模式

  金山廊下郊野公園二期建設拉開序幕 2020年完工

  廊下郊野公園農林水鄉效果圖。(資料)

  上海首家開放的郊野公園又有新動作。9月28日,金山區廊下鎮土地整治二期項目開工,意味著廊下郊野公園二期建設拉開序幕。預計2020年6月完工。

  廊下郊野公園二期項目位於廊下鎮西部,東至向陽河,北至友好中心河,西南至鎮界,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佔總規劃面積的44%左右。二期項目以“田園馬拉松”道路為紐帶,串聯起生態涵養林、精品良田、生態濕地、文化村落等自然田園風光。墨翠煙靄、古木交柯、蝴蝶生境、農林水鄉、藕香榭池、邱移果香和農桑荷鋤七處示範點是這條帶狀景觀線上的亮點。根據設計方案,二期在不改變土地類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設計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複合型景觀。其中,三處示範點聚焦土地整治復墾的景觀提升,探索可複製、可借鑒模式。“農林水鄉”域內設有生態水處理區和精品良田種植區,將構建多功能的複合生態凈化系統。農田灌溉尾水,通過自然生態化的處理將回流主河道,改善河道水質。“藕香榭池”探索魚塘改造,將打造以水稻田為基礎的農田濕地,引入淺水藕、茭白、茨菇等水生經濟作物,成為經濟觀賞作物生態區。“邱移果香”探索建築用地減量示範。現有荒地改造為特色果園。域內一座水塔將“變身”觀光塔,提供綜合休憩空間。

  相比廊下郊野公園一期,二期項目更注重提升生態系統,凸顯“綠色”“生態”理念。此外,設計方案還強調保留文化特色、傳統建築元素,如:梳理整治保留建築;提煉當地建築特色,用於民宿或舊村改造中。當地的剪紙藝術、農民畫也要融入景觀構築物,還要提供活動廣場供“打蓮湘”等進行表演。

  “上海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手法之一是土地整治,採用‘先減後加’的方式推進。”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過程分三階段:首先,對低效工業用地、零散宅基地進行土地減量化,“減下來”的空間用於補充生態空間。然後探索“土地整治+”,因地制宜引入功能,創新出郊野公園模式。

  接下來,上海還要探索給土地“加”上品質更高的功能價值。“廊下郊野公園二期項目已開始第三階段探索。”廊下鎮黨委書記沈文表示,結合郊野公園深入發展,廊下鎮將打造國際醫養綜合體、研學基地等第三産業項目,實現産業“優一、接二、連三”,推動當地鄉村振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