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與花椒》分享會現場(圖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提供)
正在熱播的紀錄片《風味人間》中,一位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分享了麻婆豆腐、倫敦中餐等,她也是受中國吃貨們喜歡的圖書《魚翅與花椒》的作者。12月1日,扶霞與滬上旅行美食作家地主陸及“艾格吃飽了”創始人、美食作家聞佳一起分享了書內外趣事。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沒想到以後會在中國出版。”活動中,扶霞説了兩個“沒想到”:一個是十年後《魚翅與花椒》在中國出版,一個是很多在美國的華人跟著她的書炒菜。扶霞十分喜歡中國的飲食,一個是中國很大,菜係多樣、豐富;另一個是中國有兩千多年的美食歷史,飲食文化發達,特別是飲食健康的理念,懂得平衡美食與養生的關係。
圖為扶霞用中國刀工雕刻的聖誕樹
在地主陸看來,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換了一個角度來了解熟悉的中國菜。24年前,扶霞來到四川大學交流學習,愛上了四川美食。從進入四川的一開始,扶霞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第一次與四川料理相遇時的神魂顛倒、親眼目睹雞鴨被宰殺時的驚嚇、體驗千變萬化的刀工、對養生飲食的嘆服、品嘗珍稀野味時內心的道德兩難。
其實,這並不是説到就能做到的。與一般人不同,扶霞有一個“國際胃”。扶霞的母親是牛津大學的英語老師,小時候,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經常到他們家做客、做菜,她也習慣了吃國外的食物。“選擇四川大學的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知道川菜好吃。”扶霞説。1993年,當地朋友帶著途徑四川成都的扶霞吃了蒼蠅館子裏的地道川菜,她覺得味型豐富,好吃又健康。
圖為扶霞做的素麻婆豆腐
“通過我的文字,外國人有一點了解,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他們也可以學會。”《魚翅與花椒》這本書很多外國人覺得很有意思,對關於口感的部分最有印象。有不少外國讀者給扶霞寫信,看了《魚翅與花椒》後,開始想辦法欣賞這些有口感的東西,比如覺得沒有肉只有骨頭的雞腳。聞佳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熟悉的中國菜。
中國菜的菜譜裏經常有“少許”“若干”等形容詞,新手嘗試會遇到問題。在四川烹飪專科學校學習過的扶霞十分幸運,除了刀功、火候,老師還教會了調味,比如魚香茄子的味道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回到英國後,扶霞下廚做,調好口味的同時用量勺記錄。她吃驚地發現很多華人在美國跟著她的書炒菜,“他們知道那個菜應該是有什麼味道,可是他們的媽媽沒有教他們怎麼做,就是説少許什麼的。”
圖為扶霞做成雪花狀的粵式點心
“中國烹飪中有很多觀念,西方沒有。比如魚要去腥,羊肉要去膻味。”扶霞表示,一般的翻譯不一定會推廣中國飲食文化,如果要讓西方人、更了解中國飲食,需要更好地溝通。她也會繼續寫有關中國飲食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