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計劃發佈

2018-12-13 09:06:3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人工智能(AI)的最大活力在於應用。作為全國人工智能發展高地,上海在應用場景建設上再度先行一步。12月12日上海正式發佈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目標是要推動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在上海率先運用,促進人工智能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成為轉型發展新動能。到2020年,打造6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範區和60個深度應用場景,在全國率先形成以AI深度應用為特色的智慧城市樣板。

  當天,首批發佈了AI+學校、醫院、社區、家庭、工廠、園區、交通、政務、金融、安防等10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包含19個具體點位需求,旨在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徵集解決方案,破解供需兩類主體對接瓶頸,為AI企業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以AI+社區場景中的“斜土路街道”這一點位的智慧醫養需求為例,街道希望人工智能企業能夠提供社區養老一體化解決方案,例如,智慧爬樓機,方便長照、日托及其他老人上下樓梯;智慧助浴,幫助老人安全方便舒適沐浴;智慧照護,實時監測老人身體機能數據;智慧定位,方便子女或照護人員根據定位及時找到老人;急救自動呼叫,當發生老人摔倒或生命體徵不正常等意外時,自動呼叫家人或照護人員。

  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英向記者表示,上海未來將從經濟高品質發展、注重服務民生發展、聚焦城市精細化管理等三方面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當前,上海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從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和長三角産業一體化的戰略看,上海在産業創新策源能力、全球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經濟密度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此,這次明確將製造業列為AI最重要的應用場景,首批10大場景中率先納入了AI+工廠、AI+園區等領域。“上海要充分發揮AI在産業升級、設計研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傳統産業智慧化改造、發展先進製造業,在中高端消費、現代供應鏈等方面形成新動能。”張英説。

  同時,上海在運用人工智能提升市民高品質生活上潛力巨大。比如,去年市醫聯中心建立了近1億患者的診療檔案,影像數據達1700T;上海地鐵運營總里程超過670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市超過1800家中小學校,正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這些不僅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為AI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和廣闊的應用場景。隨著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快速發展,市民對人工智能産生了更高的期望值和接受度。首批場景中涵蓋的AI+醫院、學校、社區,就是要抓住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難點,從回應市民訴求、創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發,創造智慧、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此外,作為一個擁有24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人流、物流、車流、資金流、信息流密集,依靠傳統管理手段和經驗是比較難的,必須抓住人工智能重大機遇,形成場景廣泛覆蓋、管理智慧升級、社會治理優化三者相輔相成的發展格局。打造AI+政務、安防、交通等應用場景,目標就是提高實時發現各類城市管理的能力,形成常態長效管理機制,特別是注重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把服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城市更加有序、更加安全、更有溫度。

  當天還發佈了60個AI創新産品,通過供需對接,促進本市人工智能産業快速發展,帶動一批智慧機器人、智慧硬體、智慧軟體、智慧駕駛産品加速落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