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東》《大江大河》劇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8-12-27 14:09:3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影視“上海現象”,呈獻新時代現實主義創作勃勃生機

  “上海出品”,從改革最前沿的熱土出發,深入偉大時代的肌體深處,正為中國的現實主義創作闖蕩出生機勃勃的路徑。

  12月26日,《大浦東》和《大江大河》兩部電視劇都在北京召開了研討會。專家們不約而同注意到,電視劇《大浦東》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強勢播出,填補了當代金融視角國産劇的空白;《大江大河》獲得的各方一致讚譽,對所謂“撕裂的多元的意見表達”給予有力回應;《外灘鐘聲》引發了全網熱議;電影《春天的馬拉松》在故事原型地一票難求……這批作品集結出擊,“上海現象”正以獨領風騷的姿態,成為中國影視界讓人挪不開眼的風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大浦東》劇照。

  剖析“上海現象”形成全國廣泛影響力的原因,答案凸顯:關注偉大時代、重大題材、重要事件,把提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

  現實主義需常寫常新,如《大浦東》成為聚焦中國金融業發展的破冰之作,拓寬了中國現實主義創作的題材疆界;現實主義創作需在美學層面不斷提升,如《大江大河》以極致匠心再現了奔騰不息的歲月,刷新了觀眾對於現實主義電視劇美學的認知。

  追溯“上海現象”的來路,脈絡清晰:上海是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書寫這片改革熱土的偉大奇跡、呈現城市中人民生活的幸福變遷,是上海創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自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大江大河》劇照。

  改革開放再出發時,文藝創作當以先進文化塑造靈魂,以優秀作品鼓舞鬥志。如《大浦東》,浦東從一片荒涼之地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的生長點,推動巨變的正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在熒屏上重溫浦東的滄海桑田,觀眾能從浦東這一典型樣本中,深悟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變革帶來的偉大奇跡,為新時代創造新的更大奇跡凝心聚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最貼近大眾的影視作品,當以抵達人們精神世界的創作,作為理想彼岸。如專家評論《大江大河》,是一部改革開放初期的心靈史,能夠匯聚起中國精神的江河湖海。

  本版刊發部分專家的評論文章,以饗讀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