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長寧·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活動近日落下帷幕。經過2018年11月10日-12月9日在上海進行的現場終評演出和現場評選,經過評委會投票及組委會核定、並經過中國文聯審核及批復,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的五部參評劇目分別是:廣州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演齣劇目《醒·獅》、內蒙古藝術學院演齣劇目《草原英雄小姐妹》、安徽省花鼓燈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演齣劇目《大禹》、寧波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演齣劇目《花木蘭》以及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齣劇目《井岡·井岡》。
圖説: 舞劇《醒·獅》 官方圖
本屆“荷花獎”獲獎作品在劇本選擇和編舞創作上各具韆鞦。獲獎作品中絕大多數都選擇了基於觀眾熟悉的藝術題材進行二次創作,以更為新穎的視角及編舞創作帶給觀眾老話新説的觀劇體驗。有的取材於民間傳説、經典名著,有的則是基於民俗風物、地方故事,都具有中國地方文化特色。
大型民族舞劇《大禹》,讓傳説中的大禹“走下神壇”,將神話故事進行二度創作,用環環相扣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充滿濟世情懷、有血有肉的大禹形象。原創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將蒙古族舞蹈風格與當代舞蹈語言相結合極具感染力,謳歌了集體主義精神。兼取南拳、木魚説唱等諸多南粵非遺項目的舞劇《醒·獅》,巧用舞蹈詮釋武術力量。作為極具嶺南文化的代表性符號,“醒獅”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傳承革命精神的原創舞劇《井岡·井岡》汲取了江西採茶戲的動律,講述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紅軍戰士和革命群眾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忠於理想艱苦奮鬥。舞劇《花木蘭》打造了一個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在震撼人心的激昂旋律中,讓觀眾感受到木蘭褪去紅裝披戎裝的家國情懷。
圖説:舞劇《大禹》中的群舞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在舞動長寧·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展演期間,主承辦方還舉辦了一系列舞蹈文化公益活動,走進長寧、走進上海,面向廣大市民開放。其中包括1場高峰論壇,中青年舞蹈理論評論人才研修班,3場社區講座,2堂舞蹈公開課,2場舞蹈沙龍和4場頂尖舞蹈人才進校園等活動,讓申城市民“盡享舞蹈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