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一線發現問題 基層前沿解決問題

2019-01-09 10:59:1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在虹口區歐陽街道一個“小小區”住了20多年的魯老伯,真切感受到最近一年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因為小區太小,物業不願意管,現在三個“小小區”化零為整,選聘物業公司統一管理,亂設攤沒有了,滿目臟亂差也不見了,“乾淨整潔、秩序井然,大家過得很安心。”

  周邊生活環境的變化,金山區新義村的村民也感受到了:不斷有幹部來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現在河道治理好了,宅基地房屋租出去了,“房子變新了,又有租金拿,我們反映的公交、家門口道路等問題,也得到了研究解決的承諾。”

  變化背後,是上海持續開展了一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大調研。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企業,搭準基層脈搏,解改革“痛點”“難點”“堵點”,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數據顯示,一年來,全市1464家調研主體共開展調研315.2萬次,涉及調研對象達1016.7萬個,收集問題75.7萬個,解決66.9萬個,解決率達88.3%。

  到基層真找問題、找真問題

  “坐在辦公室裏都是問題,走進基層就都是辦法”。一年來,上海市、區、街鎮三級共1464家單位全部納入大調研主體覆蓋的範圍,對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城鄉社區和市民群眾等調研對象“類型”全覆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充分發揮“頭雁效應”。

  不預設主題,各級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直奔基層真找問題、找真問題。市公安局領導利用中午和夜間“碎片化”時間,不打招呼、輕車簡從深入基層派出所、交警大隊、街道社區等,向一線民警輔警、居民群眾了解實際情況。寶山區領導不打招呼,深入楊行鎮大黃村調研,現場解決村裏反映的污水納管、村級經濟等“堵點”問題。“之前我去調研,他們都説挺好或者象徵性提一個問題,這次不一樣,他們提出了10個具體問題,我邊記邊回應,能解決的現場解決,有些問題就帶回去研究。村民得知消息後特別高興。”

  “我在醫療工作崗位將近30年了,久而久之,我們眼中似乎只看得見‘病’,看不見‘人’了。”崇明區向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施雪超説,通過“我來體驗當病人”黨政幹部就醫體驗等活動,他真切體會到,排隊等候時長、院內標識指示、就診秩序、停車便利等容易被醫務工作者“視若無睹”的細節,往往影響著群眾的就醫體驗。體驗、暗訪,成為廣大黨員幹部收集問題、需求的重要方式。青浦區動員200余名黨員幹部到軌交17號線體驗試乘,了解群眾對配套公交線路調整需求。奉賢區組織125名新任公務員“住村”蹲點調研,與村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

  去年11月初以來,全市積極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專項走訪調研,全面了解、積極解決企業生産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振企業信心。截至年底,共走訪調研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12萬餘家,收集意見建議10642個,問題19300個,解決12781個。同時,上海市委市政府發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7條”,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四張清單”,聚焦問題解決

  大調研催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本市農村宅基地及農房利用粗放且退出不暢,宅基地逐漸成為“沉睡資産”。如何盤活農村宅基地這份“沉睡的資産”?近期,市農業農村委大調研組深入浦東、閔行、松江、金山、青浦、奉賢六區走訪調研。“宅基地管不好,鄉村振興推不動。”大調研組相關負責人帶隊深入調研,摸底數、找瓶頸、尋對策,調研分析認為,想要妥善解決上海農村宅基地問題,激發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探索農村宅基地改革創新。

  著眼于問題解決,上海各級調研主體堅持以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解決清單和制度清單等“四張清單”做好調研問題的全流程管理,做到不回避、不遺漏,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一年來,大調研“四張清單”制度,推動形成問題建議從採集、分類、流轉、處理、反饋、評估、督辦的閉環鏈條。

  “減稅力度能不能再大一點,稅收負擔能不能再降一點?”這是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各部門參與大調研以來最常聽到的企業“心聲”,也是幫助企業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通過調研,我們也意識到,稅收政策和環境變了,預徵措施也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斷進行優化改進。”市稅務局相關調研人員説。

  在環境問題日益受公眾關注的今天,市市場監管局針對調研發現的塑膠外賣餐盒對環境造成污染問題,主動攜手部分外賣龍頭企業,選取30多種餐盒進行可降解試驗,並制定外賣餐盒可降解環保團體標準。市綠化市容局針對市民關心的垃圾分類問題,開展調研300余次,走訪100余個居住區、企事業單位,形成《垃圾全程分類三年行動計劃》。

  撲下身子,錘鍊作風能力

  一年來,大調研已融入上海廣大機關幹部的日常工作。他們撲下身子、走出院子,走進千家萬戶,深入企業、田間地頭,錘鍊自身的作風和能力。

  “做人民滿意的小區‘當家人’是多麼不容易。”普陀區府辦機關黨支部青年黨員項雯在“當一天居委幹部”調研中,認識到社區居民需求多元多樣,更加要求廣大幹部改進治理思維,創新治理方式,把服務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愁。普陀區這項“當一天居委幹部”調研活動,也將長期固化,使年輕幹部赴居民區鍛鍊成為常態。

  楊浦區結合大調研深化“一線工作法”,大橋街道平安辦工作人員走街串巷,爬墻鑽洞,排摸出楊樹浦路兩處大型群租房,累計有59間,面積近500平方米,涉及群租人員達130余人。在房管局、派出所、消防支隊、城管中隊等部門支持下,這兩處“弄堂群租”得以清除。區領導表示,科技發展、時代進步了,但“一線工作法”的初心不能忘,必須到園區企業去,到社區一線去,到群眾中間去,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腳步丈量使命。

  大調研中,一批調查研究報告形成,“智慧化建設推進社會治理重點問題解決”“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方向,重點解決‘一網通辦’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等課題,找工作中的短板、差距和不足,推動科學決策。一批惠企惠民政策落地,解決“網絡文學作家評職稱難”、“無黨派人士發現和認定難”問題,緩解了“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實際困難,企業辦照時間從8天縮短至3天,開辦企業總時長從平均22天縮短至5天,施工項目審批時間也大幅縮短……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大大提升。

  在改革一線發現問題,在基層前沿解決問題,上海大調研永遠在路上。(記者 張駿)

  原標題:一年來:全市1464家調研主體共開展調研315.2萬次,逾66萬個問題解決了,群眾獲得感增強了

  改革一線發現問題,基層前沿解決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