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挑戰 上海經濟顯現韌性活力

2019-01-23 15:07:3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2018年上海經濟年報出爐。6.6%的經濟增速,反映全市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外部環境壓力之下,上海經濟正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

  這份經濟年報也顯示出,上海經濟正面臨著穩中有變的新情況,不確定、不利因素帶來困難和挑戰,平穩增長的基礎仍需鞏固。

  分析上海經濟運行走勢,一些關鍵數據呈現新亮點,也代表著新方向。

  看功能

  著力解決“大而不強”短板

  2018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緩,但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卻更快了,重心更是從速度規模,轉向了品質效益,著力解決“大而不強”短板、提升金融中心國際影響力,成為首要任務。

  去年,原油期貨在上海正式上線,這是2017年來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第一個品種;A股在去年成功納入全球富時羅素國際指數體系;滬港通經過4年平穩運行,目前累積交易額度突破10萬億元,日均交易額過百億元;在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去年上海位列第五位,比上年繼續提升一位。

  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為實現國家金融業開放重大舉措率先落地,去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了25條具體措施,覆蓋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便利外資金融機構落戶等6個方面,凸顯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中的“試驗田”作用。

  看開放

  營商環境改善注入新活力

  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行。雖然會期只有短短6天,但進博會對經濟的帶動影響、對城市功能的提升效應,在各個領域持續顯現。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下,進博會帶來的擴大開放效應,對全市國際貿易平穩增長産生積極影響。據上海海關統計,去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5%,其中進口增長6.4%,出口增長4.2%。

  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市場的潛力,進一步堅定了全球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信心。去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高達5597個,比上年增長41.7%。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和實際到位金額由“雙降”轉為“雙升”,分別同比增長16.8%和1.7%。

  “進博之年”也伴隨著上海的“營商環境改革年”,上海將營商環境改善與進博會籌辦密切結合,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實施,為全市市場運行注入新活力,也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做出重要貢獻。

  看需求

  中高端消費開始回流升溫

  消費需求是去年廣受關注的經濟熱點。去年上海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68.69億元,增長7.9%,增速比上年略有放緩。“消費數據有所波動,但這並不代表市場銷售和居民真實消費的疲軟,相反,上海消費升級步伐正在加快。”上海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市統計局介紹,目前上海正在成為消費升級和零售革新浪潮的龍頭,體驗式業態不斷升級換代。居民對教育、文化娛樂、信息、醫療保健、養老、家政、旅遊等新型服務業消費需求持續增加,中高端消費開始回流和升溫。

  全市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就業形勢穩定,成為消費升級的基礎。據抽樣調查,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跑贏GDP增長。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9.4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65萬人,最新的調查失業率結果顯示,目前上海是全國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看挑戰

  依靠新動能應對下行壓力

  工業是當前上海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領域。去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484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總量雖然保持增長,但從下半年以來,全市工業增速回落幅度明顯。從今年開年的情況看,上海工業週期性的回落已經到來,加上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困難和壓力將更為突出。

  如何走出這一輪下行週期?加快新動能培育,已經是一條非常清晰的路徑。去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10659.91億元,比上年增長3.8%,增速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4個百分點。其中生物産業增長9.8%,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産業均有超過5%的增長。從投資角度看,去年上海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7%,大幅領先其他領域。特斯拉、和輝光電、華力微電子等重大工業項目為上海工業應對下行週期、實現未來增長積蓄了後勁。(記者 徐蒙 張煜 實習生 曹靖華)

  原標題:6.6%的經濟增速,反映全市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應對挑戰,上海經濟顯現韌性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