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停車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居民心中的“急難愁盼”。在原有規劃空間不足、拓展空間難度重重、毀綠佔道備受詬病的情況下,如何為居民解決好停車難題,考驗著基層工作者的眼力、腳力和腦力。在“老舊小區改造要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改造模式,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品質民生,以最大的努力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突出問題”的要求下,嘉定區新成路街道按照開源節流、統籌兼治原則,為老舊小區做“四則運算”,用“加減乘除”化解停車難題。
“加法”——合理規劃增加車位總量
新成路街道位於嘉定主城區,轄區59個住宅小區中,老舊小區33個,佔比56%。據介紹,這些老舊小區居住人口多,車位供需處於長期失衡,停車面臨“先天不足”。據調研統計,該街道所轄33個老舊小區現有停車位4857個,但實際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6618輛,缺口接近1800個,成為停車難的“元兇”。
對此,新成路街道積極試點“黑色路面”計劃,拓展小區停車可用空間。2018年,街道在新成十坊、迎園三坊老舊小區改造路面1.7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150個,增幅近兩倍。今年2月起,又對南陳小區、新成五坊、迎園西四坊小區進行綜合改造,改造完成後預計將新增車位近200個,可基本滿足改造小區現有登記車主的需求。
此外,街道綜合車流量、周邊小區停車需求、道路硬體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增加小區周邊道路停車泊位數,盤活公共車位存量。目前,街道轄區內主次幹道已劃停車位1661個,全天免費停放。
改造後的小區停車環境
“減法”——智慧監管減少違規停車
小區道路有別於公共交通道路,現有法律法規對於車輛無序停放存在執法盲點。老舊小區在停車管理方面不規範、不合理、無標準,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停車難現象。
從2018年開始,新成路街道對轄區54個封閉小區安裝智慧車牌識別系統,設置車輛收費標準公示牌、在消防通道及消火栓區域劃禁停區域,對小區車輛的信息進行全面採集和登記,設置車輛黑名單,有效控制外來車輛長時間停放,提高車位的使用率。此外,積極開展社區文明停車宣傳引導工作,組建文明停車志願者團隊,對長期佔用道路停車位的“僵屍車”進行整治,有效減少佔用車位現象。
轄區主次幹道劃線後免費開放的公共停車位
“乘法”——錯時共享發揮成倍效應
利用單位“潮汐現象”,新成路街道協調轄區內的嘉定體育場、迎園醫院等單位,向周邊小區居民錯峰開放部分停車位。今年3月,街道又與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簽訂合作協議,對塔城東路400號停車場進行二期建設,完成8400平米222個停車位的建設。這些停車位,白天為周邊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服務,晚間實施錯時共享,向周邊新望社區、南塘河社區的居民免費開放。
據介紹,街道目前計劃逐步推行街道機關錯時共享停車計劃,在一定範圍內推出一定數量的共享停車位,按照“一人一車、一車一證、一證一簽”的工作原則,簽訂使用協議,在雙休日、節假日及夜間錯時對周邊居民免費開放,實現讓利於民,服務於民。
改造塔城東路公共停車場,錯峰停放
“除法”——織好綠色交通網絡體系
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停車難的治本之策,新成路街道近年來進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布點,設置了8個新能源EVCARD服務網點,並根據區域結構特點,新增轄區公交網絡,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在小區,街道加大非機動車安全服務配置,進一步增加電動車安全充電裝置建設和非機動車車棚規劃,今年,街道計劃再增加29個安全充電棚建設,實現轄區安全充電棚的全覆蓋,方便居民非機動車出行,打造轄區綠色交通網絡體系。
停車難問題是當前社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循序漸進,找準供需矛盾的關鍵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逐一攻破,按照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策略,合理開發利用區域停車資源,引導小區居民文明停車、分散停車、有序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