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也能看藝術 小而精社區美術館植入上海街巷

2019-04-16 10:59:17|來源:上觀新聞|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家門口也能看藝術 小而精社區美術館植入上海街巷

  愚園路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馬路之一,也是上海最有故事的歷史文化風貌街區之一。由劉海粟美術館發起的“粟上海·公共藝術與社區營造計劃”致力於將藝術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激發社區活力,首個案例就選址在愚園路上。近年來,市民身邊的文化空間日漸興起,它們有別於傳統的社區文化館,讓美育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書店、圖書館等閱讀空間,美術館有更多專業設計和思考。眼下,各種嘗試正在大街小巷悄然進行。

  居民把這裡當做交流空間

  粟上海社區美術館藏在弄堂裏,從外面看並沒有醒目的標識。美術館是愚園公共市集的一部分,樓下是茶米油鹽各色店舖,充滿煙火氣。

  上月,粟上海社區美術館舉行《致愚園路匠人》展覽,將狹長的空間打造成老式弄堂,各色老式物件成為展品,瀰漫著濃濃的懷舊氣息。一對老夫婦專程從黃浦區趕來看展,在樓下吃頓弄堂小吃,再上到美術館門口的“花磚郵局”喝杯咖啡,走走歇歇,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時光。“我們更喜歡看和自己生活經歷有關的內容,希望我們的社區裏也能有這樣的美術館。”大部分生活在這裡的居民也許沒有機會去劉海粟美術館觀展,但會時常進粟上海社區美術館轉轉。

家門口也能看藝術 小而精社區美術館植入上海街巷

  粟上海社區美術館展出愚園路的“匠人”小趙,從事裁縫30年,用過的縫紉機、熨斗、服裝工具書等。

  這樣的社區美術館有別於傳統美術館“高大上”的學術性定位,它不是冰冷的藝術展示空間,而是希望通過藝術和互動的方式述説、傳遞有溫度的社區歷史和人文關懷。負責美術館日常運營的上海創邑實業有限公司總裁方文介紹,粟上海社區美術館不太會做當代藝術展覽,也很少涉及傳統的國畫、油畫,更多關注的是社區文化和社區生活。“藝術不是孤芳自賞高高在上,而應融入到生活中,我們希望通過泛藝術類的展陳讓社區老百姓接觸藝術,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能用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

  展廳角落裏擺著一台老式手風琴,它是展覽中的“不速之客”。有位老人看了展覽後,想起家裏有臺十幾年前用過的手風琴,便問工作人員能否作為展品加到展覽裏,這樣的互動也是專業美術館裏很少能做到的。除了看展覽,許多居民會把這裡當做交流空間。美術館每週都會舉辦主題活動,樓下的小裁縫來教居民做包,修手錶的匠人來展示傳統手藝,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阿婆會跟年輕人分享她的故事。他們不是藝術家、學者,而是生活在這裡的人。許多來看展覽、參加活動的觀眾,也會從另一種視角來體驗他們的生活。方文坦言,目前粟上海社區美術館還不是一個標準的美術館,而是更接近社區文化空間。“社區都有文化需求,但社區文化館往往存在內容薄弱、空間利用不夠豐富的問題,我們強調和居民互動,分享、交流街區情感,也調動更多年輕人來參與。他們都來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才更有活力。”

家門口也能看藝術 小而精社區美術館植入上海街巷

  用老物件佈置的“上海照相館”

  把美術館公教職能放到社區

  為什麼要做社區美術館?社區樞紐站創始人王南溟曾擔任過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他發現,有兩類人很少在美術館中見到:一類是老年人,另一類是居住地遠離市中心的人。儘管美術館一直在精心打造學術展覽和學術講座,展示最新最前沿的內容,但那時的他常常焦慮一場美術館的公教活動能有多少觀眾。“美術館活動都是公益性的,但我們只能通過微信推送,被動地等觀眾來賞光。明明是很好的活動,來的人卻寥寥無幾。”

  美術館越來越多、越造越大,卻離藝術和觀眾遠了。在王南溟看來,美術館過大會帶來高昂的運營成本,不利於學術的獨立發展和青年藝術家的培養。“大美術館往往做不了年輕藝術家的展覽,因為年輕藝術家吸引力小,門票不好賣。為了維持運營,需要資本帶來人流量,對它們來説,也許網紅展才是首選,這也帶來了一定的扭曲性。”他認為,不妨把大的拆成小的,讓大展覽變成各種高品質的小展覽,在更多小而精、達到大美術館標準的空間中逐漸呈現,這也正是他對社區美術館的構思。

  去年,社區樞紐站在馬橋和吳涇打造了社區美術館項目,結合今年的市民文化節活動,還將和寶山區政府合作,尋找合適的閒置空間改造社區美術館。和以往的社區群眾藝術館不同,王南溟認為,社區美術館應該符合美術館的標準,所展示的內容也應該是引領性的,社區百姓也有了解藝術的需求。

  比如抽象畫看似和老年人的生活相去甚遠,但他們也好奇什麼樣的抽象作品是好的、抽象藝術的發展歷史是什麼。去年,王南溟將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的抽象繪畫展帶進社區,並在浦東的一個社區做了抽象藝術講座,現場的老人聽得特別認真,會用相機拍下每一張PPT,看到不熟悉的藝術家的名字,會立刻掏出手機檢索。“那場講座也顛覆了我的認知,不是老年人不需要當代藝術,他們只是沒有去美術館的意識,或者不方便去美術館,當你把美術館送到家門口時,他們是很樂意來親近藝術的。”他認為,社區美術館不能放低學術要求,要把美術館裏最好的東西拿給市民看、講給市民聽,市民文化需要提升,社區文化空間同樣應往上走、更專業化。“社區美術館其實是把專業美術館的公共教育職能放大,直接進入社區,和市民近距離交流。活動要有學術含金量,美術館的整個服務體系和專業體系都有自身要求。”

  建立多元化美術館生態

  無論是貼近社區生活的弄堂美術館,還是傳統美術館的社區“縮小版”,這些新的社區美術館空間都為上海帶來多元的文化生態,推動了美育在大眾中的普及。

  上海油雕院美術館副館長傅軍認為,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應該鼓勵多層次、多元化的美術館生態發展。我們既要有大而全、國際級、國家級的美術館,也要有和各個區及社區相匹配的小而精、有特色的美術館。“讓美術館真正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建立多層次的美術館生態體系十分必要。”她同時建議,為引導多元化的美術館生態發展,美術館的評價體系也應該做出調整。以往人流量是美術館重要的考核指標,但社區美術館服務的是周邊人群,不能樣樣都和中華藝術宮、上海博物館對標。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鼓勵美術館錯位發展的同時,也無需過度強調社區美術館的空間概念,許多區級美術館如徐匯藝術館等,原本就有很強的社區屬性,它們在加強美術館和周邊社區、居民的聯動中,早已發揮了社區美術館的作用。在另一方面,美術館已不再以“殿堂”自居,而更強調親民性,去年各級美術館走出館外、延伸到社區辦展或者活動數量大幅上升,比如中華藝術宮在世博園區做巡展和活動,上海雙年展的項目遍佈城市各個空間,這些展覽和活動進一步激發社區的互動,也是美術館進入社區的一種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