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紅色碼頭的時代變遷

2019-05-05 10:13:56|來源:新華網|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新華社上海5月4日電題:上海一座紅色碼頭的時代變遷

  新華社記者季明、周琳

  100年前,年輕的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從黃浦江畔啟程,投入轟轟烈烈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如今,在上海楊浦的黃浦碼頭附近,黨建服務站用VR、觸摸屏、定制化明信片等讓人們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現代化樓宇裏,內容網站嗶哩嗶哩首播了馬克思傳記動畫片《領風者》,年輕人在“二次元”裏追尋紅色印記……

  一個城市紀念什麼人,紀念什麼事,體現了這個城市的品格與精神,既致敬歷史,更昭示未來。

  出發:踏上尋求真理之旅

  3月中旬,上海楊浦,黃浦碼頭,櫻花爛漫,船笛輕鳴。一些留法勤工儉學親歷者家屬代表回到了這裡,表達對先輩的懷念之情。

  “100年前,他們從這裡啟程;100年後,我們回來這裡緬懷。”家屬代表説,留法勤工儉學中涌現出的革命者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

  據不完全統計,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底,一批批留法勤工儉學生從黃浦江畔乘船抵達法國,踏上尋求真理之旅。對當時較有影響力的主要報刊新聞報道及船期信息的查閱結果顯示,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是從今楊浦區境內的黃浦碼頭(現秦皇島路碼頭)登船出發。

  中共楊浦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忠説,當年,老一輩革命家漂洋過海,在求學過程中,堅守留學報國的追求和使命,打開了中西融匯的視野,把先進的思想帶回中國。

  創新:讓紅色文化走入更多人心裏

  作為上海近代工業集聚地、産業工人集中的地區之一,楊浦區在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中,留下了豐富的紅色資源。

  在黃浦碼頭旁邊的濱江黨建服務站中,遊人絡繹不絕。體驗區裏,版畫、透明觸控和語音播報相結合,展現青年踏上追尋革命真理道路的紅色故事。人們在觸摸屏上寫下自己的感悟,就能將歷史場景和工業遺存生成明信片,把紅色帶回去。

  紅色文化的創新,正在新一代青年人心中,種下一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種子。

  如今,反映馬克思傳記的動畫片《領風者》,在這個碼頭附近亮相。這部2019年1月28日在嗶哩嗶哩首播的紅色動畫片,讓“90後”“00後”通過“二次元”了解青年馬克思的求學之路。

  “歲月易逝,我只活一次,為了新時代準備。”當動畫主題曲、國際歌一響起,大量彈幕刷屏。《領風者》播完後,編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講師盧剛在嗶哩嗶哩網站佈置了一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試題。“大家答得都很認真。”盧剛説。

  盧剛表示,《領風者》這樣的動漫作品,根植紅色文化進行創新創作,有助於青年人更加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

  傳承:打造紅色文化傳揚地

  百年的革命征程中,上海楊浦這片熱土上誕生了多個意義非凡的瞬間:1924年1月,楊樹浦建立最早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1924年6月,中共在滬東區最早創辦的面向工人的學校——楊樹浦平民學校建立;1924年9月,滬東最早的地區性工會——滬東工人進德會建立……

  如今,一個個紅色地標正走入公眾的視野。

  “國福路51號”——這裡曾是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的住所。2018年5月,這幢洋房經過修繕,以《共産黨宣言》展示館的新身份重回視野。

  “荊州路151號”——這裡曾是電影《風雲兒女》拍攝地,如今是以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主題的紀念廣場和展示館。以國歌誕生、國歌立法、國歌奏唱禮儀等為核心內容,人們在這裡可以看到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等歷史遺存。

  積極整理保護工人運動史跡,深入研究滬東工人運動的光榮歷史,楊浦不斷挖掘弘揚區域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擦亮紅色文化地標,講好紅色文化故事。“紅色文化蘊含著堅定的理想追求、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內涵,是城市精神和人文品格的力量源泉。”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説,打造紅色文化傳揚地是歷史賦予的使命。(參與采寫:程思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