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翼”,話劇題材開拓的現在進行時

2019-05-24 10:53:53|來源:文匯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鄭榮健

  話劇《追夢雲天》所展現出來的時代感、科技感,是我的看戲經歷中從未有過的。或許更恰切地説,它像是一部面向未來的科幻片。舞臺上,人物幹練簡潔的著裝、各種閃爍的儀錶設備、炫酷的試驗模擬等,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其所涉航空工業題材及舞臺呈現出來的新手段、新語匯、新風格,映照時代發展帶來的表現內容與形式技巧的新生長。

  航空工業,往往是一個國家現代工業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而大型民用客機的製造,更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自“中國航空之父”馮如首飛中國第一架飛機起,中國人追逐翱翔藍天的夢想就從未停止過。某種意義上,這已成為民族自強、國家崛起的重要象徵;製造民用大型客機,更成為展示民族自信、展現國家形象的重大工程項目,成為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以此為題材推出的話劇《追夢雲天》(王儉編劇、胡宗琪導演),可以説是與時代同步,體現齣戲劇人責無旁貸的使命與擔當。

  這部話劇講了什麼呢?它以飛機設計工程師唐瑛的視角,講述了中國大飛機研發製造的艱辛以及航空製造業的成長變遷、改革發展,展現了老中青幾代航空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研發條件下艱苦奮鬥、精益求精、長期奉獻的“大飛機精神”,塑造了以鄭天行、杜根寶、唐瑛、許新華、高子健、杜小雪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和航空人的鮮明形象。在工業題材戲劇創作本就較少、較難、較容易陷入“方案之爭”窠臼的創作語境裏,它的出現是時代使然,而這一題材領域所帶來的陌生化體驗——比如大量的航空專業術語、甚少為公眾所知的飛機研發製造環境及其矗立於現代工業體系頂端而科技集成、知識密集的格局與場面,是前所未有的。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類似的題材及場面,必然會越來越多。

  毫無疑問,它所塑造的是一群特殊的、往往被仰望對待的群體,但實際上他們又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愛情、婚姻、家庭,都有各自的個性與夢想、挫折與憂傷;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成為托舉“大國之翼”的天之驕子,他們是從地面努力追趕、艱難起飛的。故事從唐瑛從國外回來擔任飛機副總設計師開始講起,飛機因國內氣候原因不得不到北美開展自然冰凍試驗,為落實試驗、推進研發、取得民航適航認證,主人公唐瑛和適航審定小組組長、曾經的戀人和同學許新華圍繞震顫試驗、靜力試驗、失速試驗等一系列試驗的可行性選擇和評判認定産生了激烈的衝突與碰撞。由此,也牽出了這對曾經的戀人雖志同道合卻于16年前分道揚鑣的前情往事——老師鄭天行的女兒愛慕許新華,得知許唐二人的戀人關係後,在一次滑翔機事故中罹難。那時候,正值中國大飛機研製陷入停滯、處境艱難的時刻,唐瑛選擇了遠走,到法國去學習先進的飛機研製技術,許新華則選擇了留守,彼此卻因此難釋嫌隙?

  話劇《追夢雲天》最大的難題,其實並不在我們直面可見的地方;而且,在“可見的地方”,主創團隊裏的各個部門已經給予了充分的、頗有創意的發揮。比如,多媒體的運用及對科研試驗場面的模擬、表演的同步投影、電子音效的使用等,以及最重要的導演處理。胡宗琪的導演風格素來嚴謹精審、恢弘大氣,善於在現實主義的客觀真實之上,綜合表現主義、象徵主義等多種手段。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次他幾乎是把自己放逐了,讓這些各種手段投身到舞臺美術及聲光電中去自我言説,從而形成科技感覆蓋的氣場與氛圍。那麼,這部戲的難題在哪呢?在相對平面的、缺乏年代縱深的時空裏,如何展現中國幾代航空人為研發製造大飛機所遭遇的困難挫折和艱苦拼搏、長期奉獻的追夢歷程,特別是他們的個體命運所折射出的行業命運、國家命運的曲折變遷、形勢環境和嶄新面貌。大國之翼的騰飛,其使命在此,擔當在此,未來亦在此。唯有這樣,才能匹配于這樣的重大題材。

  藝術永遠是人的藝術,戲劇也是如此。對我們國家來説,研發製造大飛機所寓意的內涵已無需多説。在宏大敘事中,它集合了國家意志、民族夢想、人民期盼;而具體到戲劇表現,它就是一個個不同時期的人的命運情境——熟悉中國大飛機研發製造的人想必知道,由於改革開放之初民用航空需求並不足以支撐自研飛機的市場,研發曾一度停滯。老一代人生未逢時,這一代人正當其時,年輕一代則將與未來共舞。話劇《追夢雲天》可以説是一部現在進行時的作品,它開拓題材所展現的這一時代情境裏人的命運及家國命運,正是它的價值所在;而若更深層、更豐富、更普遍地刻畫其中人的精神處境,我想或能帶出一個嶄新題材領域的滑行和騰飛。(作者為劇評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