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15日十二藝節參演劇目正式上演以來,申城各大劇場“好戲連連”,全國頂級藝術作品匯聚申城,上海不僅迎來文藝的高光時刻,也為市民奉獻了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藝術節期間陸續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51台102場劇目演出均有部分低票價惠民,部分參演院團、“文華表演獎”獲獎藝術家、“群星獎”參賽隊伍等選擇在公園、商圈等公共空間進行公益性演出。
演藝及文創産品博覽會和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也都免費向公眾開放。
藝術節開幕前一週,市民便密集關切演出節目單。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惠民演出點之一,上海大世界佈置一新,大幅公益惠民演出節目單抓人眼球。5月17日至6月1日,本屆藝術節惠民專場表演將在大世界上演。
湖南株洲戲劇傳承中心民族歌劇《英·雄》劇組全體演職人員剛到上海,便在17日集體來到劇中主人公何孟雄的犧牲地——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追尋英雄足跡,懷著崇敬的心情聆聽“龍華二十四烈士”何孟雄的故事。
17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來到十二藝節參評劇目滬劇《敦煌女兒》的排練現場,以劇中主人公原型身份出現,為演員們打氣加油。
芭蕾舞劇《敦煌》則創新地運用古典和現代芭蕾共融表現手法,讓人感念世界文化遺産背後的“堅守”與“付出”。
15日,由福建廈門金蓮陞高甲劇團和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合作演出的閩臺地方戲《阿搭嫂》在上海群眾藝術館演出。 圖為對於不理解自己善行的兒子,內心委屈的阿搭嫂將其一腳踹開。
16日,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帶來的豫劇《重渡溝》在上海城市劇院上演。
18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帶來的話劇《谷文昌》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演。
20日,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大型原創交響音樂會《浦東交響》在浦東演出。圖為指揮邵恩和鋼琴演奏家譚小棠領銜聯袂獻藝。
20日,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軍事文藝創演係原創劇目《歷史的天空》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展演。這部劇是全軍唯一一台舞臺劇目正式入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六屆文華大獎參評劇目。
本劇主要講述了個性強悍的草莽英雄梁大牙由一個鄉村野夫成長為足智多謀的戰鬥指揮員,並最終成為我軍將領的傳奇經歷,塑造了一個戰爭年代的英雄形象。
20日,由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帶來的秦腔《王貴與李香香》在上海城市劇院上演。本劇以土地革命時期陜北農民革命運動為背景,通過王貴與李香香兩位農村青年的愛情故事,再現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歡與革命發展中的火熱生活。
21日,由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帶來的盱河高腔·鄉音版《牡丹亭》在上海大學偉長樓劇場出演。
51部劇目中享有最大榮光的, 莫過於上海歌舞團打造的《永不消逝的電波》,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20日晚上在上海大劇院呈現。
《永不消逝的電波》給觀眾帶來不小視聽享受,通過表演細節和舞美,準確勾勒出了一個充滿年代感的上海。
《英·雄》劇組主要演職人員滿懷深情向申城觀眾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