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帶來的盱河高腔·鄉音版《牡丹亭》在上海大學偉長樓劇場出演。 通訊員 韋明其 攝
蘇劇發源於蘇州,被稱為“灘簧之母”,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參加本次文華大獎角逐的《國鼎魂》是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成立後的第一部戲。得益於各地文化發展扶持政策,越來越多鮮為人知的地方戲曲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站上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這個萬眾矚目的舞臺一展身手。都説上海觀眾挑剔,但這些地域特色鮮明的古老地方戲曲在上海的舞臺上照樣贏得掌聲和喝彩。
傳承傳播數十年如一日
在蘇州戲曲舞臺上,崑曲和蘇劇雙花並蒂,被視作展示蘇州深厚人文傳統的代表性劇種。昆劇名揚海內外,蘇劇一直聲名不顯。2016年5月,蘇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蘇州市劇傳習保護中心,至此蘇劇終於有了獨立建制的傳承保護單位。團長兼《國鼎魂》主演王芳表示,蘇劇的主色調溫和舒緩,沒有高亢嘹亮的慷慨悲歌,也沒有陰鬱沉重的哀哀低鳴,一切的喜怒哀樂含而不放,蘇州人也是如此。《國鼎魂》以蘇劇之美演繹蘇州儒商潘氏一族護鼎、捐鼎的故事,展現“國脈文脈相牽,國運文運相連”的民族精神。戲裏,王芳飾演的潘達于繼承公公和丈夫遺志,歷經艱辛護住寶鼎;戲外,王芳堅守蘇劇傳承、傳播,數十年如一日。
黔劇同樣是上海觀眾難得一見的劇目。貴州省黔劇院《天渠》以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為原型創作。黔劇作為貴州代表劇種,在近百年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以楊調、二板、苦稟、二黃為主要唱腔的板腔系統,不但擅長于表現傳統古裝戲、現代戲,更擅長表現少數民族題材的民間故事劇和新編歷史劇。《天渠》還大量融入少數民族特色,通過仡佬族音樂、服裝、舞蹈等真實再現貴州原生態民俗民風。
讓當代觀眾喜聞樂見
“難得一見”不能成為票房護身符,指望觀眾抱著獵奇心態看戲,無異於吃老本。“花鼓戲最大特點是輕鬆、愉悅、歡快,有泥土的芬芳,在江漢平原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帶來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編劇周慧講完花鼓戲優勢後,話鋒一轉,“演現代戲,唱念做表要真情實感,能反映人物性格,尤其是現代氣息要濃一點,讓年輕觀眾接受並喜歡這門藝術。”在湖北,荊州花鼓戲有大批年輕票友,因此劇中臺詞既有“悶頭雞子啄白米”等方言俗語,也增加了很多網絡流行語,比如“撒狗糧”“脫單”等。音樂也是《河西村的故事》的一大看點。“在保證花鼓戲姓花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洋的管弦樂,中西合璧奏響田園牧歌。”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院長徐中兵介紹,全劇還設立由12個“伴唱女子”組成的歌隊,在主要人物的身旁敘述、評説與引導。
來上海前,江西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又雕琢了一遍盱河高腔·鄉音版《牡丹亭》。《牡丹亭》執行導演張磊説,打磨提升其實比初期創排更難,對主創、對演員來説都是一次更高的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亮相上海的《牡丹亭》進行全新製作,調整舞美,採用近40人的現場樂隊伴奏,將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交響樂結合,同時保留撫州當地的聲腔和南豐儺舞等諸多撫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