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老戲骨"藍天野:沒小角色 只有小演員

2019-07-10 14:47:51|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從1957年開始排練《茶館》到1992年的“告別演出”,藍天野共演了374場《茶館》。他在戲中扮演的角色“秦仲義”,幾幕下來從風華正茂變得垂垂老矣。藍天野也在這條漫長的表演旅程中,從青年走到暮年。

  當初他30歲出頭,要在《茶館》裏演繹一位七旬老人。1992年,65歲的他又必須試圖在舞臺上找回年輕氣盛的感覺。日前,92歲高齡的話劇藝術家藍天野現身中國國家圖書館,在公益講座《演戲和看戲》中回顧了70多年的演藝生涯。

  藍天野原名王潤森,1927年生於河北饒陽縣,青年時曾入國立北平藝專學畫,1944年轉而投身演劇事業。195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藍天野任專職導演兼演員。

  藍天野對接觸戲劇最早的時間點記憶猶新。1942年,他15歲,第一次看戲;17歲時,第一次演戲。藍天野先後在《茶館》《北京人》《蔡文姬》等劇目中塑造了大量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還在《渴望》《封神榜》《茶館》等影視劇中飾演了眾多深受觀眾喜愛的角色,曾獲中國話劇金獅獎榮譽獎、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藍天野覺得,只有會看戲,才會演戲,身為演員,只有注重文化素養的積累、認真觀察生活,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引用前輩劇作家洪深的話:“不會演戲的演戲,會演戲的演人。”

  藍天野回憶,1952年,北京人藝剛成立時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排戲,而是組織全院所有的專業人員下廠下鄉,體驗生活。

  藍天野曾在北京房山的崗上大隊待了半年,跟隨著全國勞模、崗上大隊書記吳春山一起生活。他們一起睡在牲口院的炕上,每天起早貪黑幹農活、喂牲口。這段經歷,為藍天野塑造農村題材戲劇的角色打下了堅實基礎。

  扎紮實實融入生活,是藍天野錘鍊演技的核心途徑。19歲那年,藍天野要出演一個老農民,他就跑到京郊的農村,坐在井沿和老鄉們閒聊,觀察農民的言談舉止;演《大雷雨》裏的俄國鐘錶匠庫力金,他不光熟讀俄國小説,還去拜訪流亡中國的白俄貴族,把俄國影片《彼得大帝》和《寶石花》看了10遍以上。

  藍天野曾有一本積累了數十年的珍貴集子,裏面收藏了上千張各式各樣的人物畫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從畫報上剪下來的,有的是我自己畫的素描速寫”。藍天野通過積攢各種人物畫像,去揣摩畫中人的內心,從中獲取演戲的靈感。

  “我不可能演上千個人物,但是作為演員,你腦子裏要積累很多人物形象和造型。”藍天野説。

  藍天野坦言,自己還算幸運,演繹過諸多比較重要的角色,但未必所有演員都能如此。他偶爾看到,一些同行會抱怨“老撈不著重要的角色”,而有的演員拿到劇本就開始數自己的角色能分到幾句臺詞。“大家想演重要的,無可厚非”,但是藍天野內心一直篤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1958年,焦菊隱導演的話劇《智取威虎山》上演前,一名飾演“座山雕”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一的演員生病。藍天野早上接到通知,當晚就要上場救急。

  雖然這個角色只有一句臺詞,但藍天野這一整天都在認真琢磨應當怎麼演。

  “我就想,這‘八大金剛’裏,肯定是有國民黨殘兵敗將流浪到山區、到土匪窩裏去的”。藍天野讓負責服裝的工作人員找來一套國民黨軍官的大洋帽、大衣,精心設計了“國民黨殘軍”的形象。“事實證明,這是符合這部戲要求的”。藍天野提醒自己:無論角色大小,一上舞臺,他就有義務塑造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1980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茶館》劇組從北京啟程,赴歐洲演出。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漂洋過海。這部戲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演員的預期。

  藍天野回憶,當時外國媒體報道了很多,有的大標題是“你們的《茶館》是東方的奇跡”;有的評論“這部戲裏連沒有臺詞的群眾演員都是‘大演員’”。最令藍天野印象深刻的評價是:“看了你們的《茶館》,才明白中國為什麼會發生1949年的革命。”

  藍天野坦言,演出後聽到觀眾説“你們這個戲演得好”固然開心,若是能聽到觀眾説“看了你們的演出,引起我的思考”,他會感覺更高興,“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幹的這個專業有價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