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開放 金融中心建設凸顯“國際范”

2019-07-23 11:30:2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李玥 |責編:李勝蘭

  上海,一個工作日的晚上8時,在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CCP12)的辦公室裏,工作人員還在等待著與歐美的同事們開一場連線會議。因為全球各地的時差問題,大家只能找一個各方都合適的時間開會。

  實際上,這只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凸顯“國際范”的一個縮影。如今,在黃浦江畔成千上萬的辦公室裏,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正成為上海不斷開放的生動注腳。

  外資機構紛至遝來

  “中國金融業開放的速度之快讓很多同行都沒想到。”一位外資私募機構的負責人表示,自從中國宣佈將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以來,包括他們在內的不少外資機構都開始抓緊行動,計劃加大在中國的投入,開設新的合資或獨資機構。而外資機構落地的首選,還是上海。

  “為什麼選上海?因為這裡獲得國際化的金融人才更加容易,光我們公司,目前就有7個國籍的人。”這位負責人笑言,各國金融人才對於上海這座城市都很認同,這可能得益於上海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以及持續開放形成的底蘊。

  “過去5到7年,上海的發展是最快的。不管是債券通、滬港通還是剛剛設立的科創板,這些重要舉措可以讓整個市場運行更加有效,對國際市場會有更大的吸引力。”摩根大通亞太地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冠昇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我們將在上海,幫助世界上所有打算來到中國的企業更好發展。”

  顯然,摩根大通準備在上海大幹一場。除了率先在上海註冊成立了持股51%的摩根大通證券以外,他們還計劃在未來數年內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此外,摩根資産及財富管理也有意將其在現有合資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有了諸如摩根大通這樣的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入場,上海的銀行、保險、資管機構的“國際范”也越來越濃。據統計,目前在上海的外資法人銀行達到21家,佔全國外資法人銀行總數的一半以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家營業性外資銀行機構在上海落地,這個數量是2001年的4倍多。各類外資保險法人以及省級分公司在上海有49家,是2001年的3.5倍。目前,全球資管排名前20位的資管機構中已有10家落戶上海,近40家國際知名的大型對衝基金和資管機構參與了上海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

  在上海吸引外資機構紛至遝來的背後,正是這座城市不斷求變的努力。去年4月,上海出臺了“擴大開放100條”,其中涉及到金融的6項任務,32條舉措,現在已經落地實施了95%。同時,上海還先後向國務院、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上報了三批31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項目,目前已有17個項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新近成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雲集了包括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安盛集團董事長丹尼斯·杜威、野村控股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永井浩二等全球金融界專家,他們的國際經驗也將助力上海在擴大金融開放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互聯互通國際接軌

  開放,不只是單向的引進,更在於雙向的互動。除了吸引更多的外資機構來到上海,上海金融市場也在不斷與世界接軌,進一步增強上海配置全球高端資源的能力。

  在英國倫敦,可以買到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不久前,滬倫通正式啟動,上交所上市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滬倫通下首只全球存托憑證(GDR)産品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兩地證券市場互聯互通邁出了重要一步。在西向業務開通的同時,東向業務潛在發行人和市場機構也正在積極諮詢有關規則,發掘市場機遇。也就是説,在上海買到倫敦的證券,指日可待。

  在日本東京,可以投資上海證券市場的指數。上交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團合作建立了兩地市場ETF互通機制,分別上市以對方市場ETF為投資標的的基金,具體由中日兩國基金公司分別通過現行QDII和QFII機制設立跨境基金,投資于對方市場具有代表性的ETF産品。今年6月25日,中日雙方各有4隻ETF互通産品在兩地上市。

  在德國法蘭克福,可以找到來自中國的D股。此前,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的首家發行人,正式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交易。中歐所D股市場是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歐盟監管市場(高級標準)的組成部分,而中歐所由上交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成立,是首個專注于中國相關資産及人民幣産品的離岸交易平臺。

  在全球大多數地方,人們都可以交易“上海油”和“上海金”。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的原油期貨和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的上海金經過不斷發展和積累,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金融産品。其中,原油期貨境外客戶開戶數已經超過100家,包括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9個國家。很快,上期所的第二個國際化品種——20號膠期貨也將正式掛牌交易,它將作為境內特定品種,採用“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

  毫無疑問,正是得益於擴大開放,這些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金融産品、機制和價格,正在讓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來自上海的金融之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