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8日電(記者吳宇)8日正逢白露節氣。上海崇明島上,一道長長的藍白相間隊伍,在河網密布、蘆葦頎長、一碧萬頃的島上風光映襯下,緩緩流動……
由荷蘭駐上海總領事館、崇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荷低碳騎行之旅——邁向可持續性未來”環保主題騎行活動正在進行。藍白相間的顏色,來自500名騎行者白色的短袖和淺藍色的自行車。
白露的崇明,秋霜未至。但騎行在平整的田間公路上,迎著颯颯金風,斑駁的樹蔭被兩個車輪碾碎,河道上白鷺捕魚的身影從眼前飄過,秋的舒爽與愜意油然而生。
“在傳統的白露節氣裏騎行,一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邊踐行和推廣低碳環保理念,覺得非常充實滿足。今後如果能將‘白露騎行’活動固定下來,相信會得到很多年輕人認同和喜愛。”上海理工大學金融專業三年級學生高柔説。
她告訴新華社記者,自行車是許多大學生的交通及鍛鍊工具。“中荷低碳騎行之旅——邁向可持續性未來”環保主題騎行活動的報名通知在校園裏剛一發出,100個名額很快就被搶光,“大學生應該成為低碳環保生活的積極倡導者”。
據荷蘭駐上海總領事館歐雅琳介紹,白露騎行為荷中雙方圍繞可持續發展主題第一次舉辦,500名參加者中有大學生、公司員工以及自行車愛好者。與常規騎行活動不同的是,此次活動使用的200輛自行車的擋泥板,都由崇明當地漁民淘汰的漁網回收再造而成;自行車籃子裏放置的快遞紙箱也是用可循環材料製成;幾輛自行車還加裝了粉碎設備,騎行者通過蹬踏運動,就可以實現動力轉換,將飲料瓶粉碎回收。
“雖然我還不太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裏的二十四節氣,但在秋天騎騎車、親近親近大自然,的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希望荷中雙方今後將這一活動堅持辦下去。”歐雅琳説。
歐雅琳已在上海工作近三年。在她看來,無論是上海近期在全國率先開展的生活垃圾分類探索,還是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大力推廣以及各類綠色環保創意設計的涌現,“荷蘭與中國正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匯聚更多的共同語言,合作前景令人興奮”。
崇明區體育局局長龔耀飛告訴新華社記者,在已舉辦17屆的“環崇明島國際自盟女子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帶動下,崇明區所屬崇明、長興和橫沙三島都已具備騎行條件,正在形成一個大眾騎行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圍繞環島防汛堤改擴建的景觀大道今年開工建設,一期工程42公里計劃明年上半年完工,全部工程200公里建成後,自行車愛好者可在崇明江海匯合的獨特景觀中感受騎行的魅力;包容各類自行車運動的自行車主題公園以及專業的自行車訓練基地也正在建設中。
“白露騎行——從崇明出發,或許可以成為一項新的民俗活動。”龔耀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