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精心設計、佈局,上海古猗園夜景燈光工程竣工,如此規模的夜景燈光,在國內古典園林中尚屬首家。上海古猗園今天透露,全新的古典園林夜景燈光將在今年中秋小長假期間首次試點對遊客開放,屆時,閉園時間將從19時30分延長至20時。
“這是古猗園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規模最大的一次夜景燈光工程。”古猗園基建文保科工程師黃濤表示,和普通的戶外夜景燈光工程不同,在古典園林內打造全新的夜景燈光可謂“寸步難行”。
比如,鋪設電路和光纖一般要打開地面,但古猗園內哪怕一塊地磚都可能大有來頭,因此“動土”前必須調閱盡可能多的歷史圖紙、文獻等相關資料,從而設計並實施一種盡可能少破壞地面的施工方式。
又比如,一些線路會經過園內的逸野堂等歷史建築,又或者龍爪槐等受保護的古樹名木,這時就必須謹慎推敲出“繞道”方案,即使方案遠比“筆直走”要複雜,但必須確保不對歷史建築或古樹名木造成任何的不良影響。
古猗園近500歲的“老壽星”——龍爪槐,古樹名木編號為“1396”
此外,古典園林不允許大型機械進入施工,絕大部分管線工程都基本靠人工。所以,從制定項目可行性方案,直到大功告成,古猗園夜景燈光工程前後花費了整整3年。
打磨了3年的夜景燈光會不會十分華麗絢爛?答案恰恰相反。
除了南門和東門及園內中心點九曲橋和湖心亭設置了每一兩分鐘就輪換一輪色彩的七彩動態燈,以及大小草坪上設置了較為動感的景觀燈光,古猗園其他部分的夜景燈光基本都是嫻靜雅致的。
“和上海不少景區相近,古猗園主要採用中低色溫和中間色溫,以黃色、白色等為主基調,且種類較少。”黃濤表示,這樣的燈光不會與古典園林的氣質格格不入,甚至喧賓奪主,而是更能“藏”在一處處建築中,映襯出主角——亭臺樓閣在夜色中的唯美意境。
具體而言,設計師用溫馨的3000開爾文色溫來表現建築和景觀,使之更古樸典雅,更接地氣;用顯色性高的4000開爾文色溫來表現竹林和樹木的天然色彩;根據民眾對顏色的喜好和習慣,在建築彩光中摒棄了純藍、純綠等顏色。如此一來,多層次的燈光降低了遊客的視覺疲勞,但在感觀上也不會流於“濃粧艷抹”。
夜色漸深,古猗園內一批全新“上崗”的宮燈也會吸引一波眼球。
據園方介紹,園內分為東區、老園區和南門區共3個區域,每個區域各配置了一套不同款式的宮燈,使彼此有所區別,各有特點。
比如,東區的宮燈比較新潮,用的是新中式的六角形燈。處於東區和老園區之間的南門區,宮燈風格開始逐漸偏向古樸,以四角宮燈為主。老園區則最“復古”,用的多為雙層六角宮燈,罩面也較前兩個區域的宮燈更為複雜,印有詩畫。
東區新中式六角宮燈
南門區域四角宮燈及庭院燈
老園區六角宮燈式樣庭院燈
老園區六角宮燈
夜景燈光工程竣工後,將來古猗園的夜景燈光將分為節假日模式、平日模式和全開模式共3種模式,將視具體時間和客流情況,在3種模式之間切換,以求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將來,古猗園還將結合夜景燈光,探索沉浸式戲曲演出等豐富的遊園活動,帶動上海的夜經濟發展。
園方透露,中秋小長假期間,凡是穿著中國傳統服飾的遊客都可以免費入園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