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上海浦東非遺體驗館亮相

2023-06-12 10:48:2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悅

  原標題: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浦東新區非遺體驗館正式亮相

【文化旅遊】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上海浦東非遺體驗館亮相

  6月10日下午,隨著三林舞龍的激昂鼓聲,位於浦東新區群藝館內的浦東新區非遺體驗館隆重揭幕,歷經兩年多的構思、設計與籌備,這座實物與微縮模型相結合,運用多種現代化展陳方式布展的非遺博物館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驚艷亮相,83項浦東非物質文化遺産有了“新家”。

  浦東新區非遺體驗館的揭幕也宣佈了“今潮非遺 精緻生活”2023年浦東新區“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瑋,浦東新區副區長張娣芳出席活動。

【文化旅遊】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上海浦東非遺體驗館亮相

  浦東非遺搬進“新家”

  今年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通過20週年,適逢6月10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在“今潮非遺 精緻生活”2023年浦東新區“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開幕式上,舉行了浦東新區非遺體驗館開館儀式。據介紹,全新的非遺展示館囊括了83項浦東非遺,其中,既有近年來大熱的微縮模型復現昔日浦東繁華,也有大量真實的非遺實物展陳,館內還設有古色古香的休息區,觀眾盡可以篤悠悠落座,欣賞一場非遺展示展演。

  開幕式活動現場為第八批浦東新區區級傳承人頒證、為浦東新區“非遺在社區(商圈)”“非遺在學校”示範點頒牌、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上海絨繡傳承基地授牌,並宣佈非遺産品設計大賽啟動,大賽將通過網上平臺直播,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聯動。浦東新區各街鎮文化中心、各項目保護單位也開設了分會場,同步開展活動。

  據悉,2023年浦東新區“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宣傳活動期間,將為廣大市民獻上非遺文化集市、“繡外慧中——上海絨繡環球旅行記”上海絨繡藝術大展(中華藝術宮)、“大藝非凡 理想之城”雲南大理非遺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文化旅遊】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上海浦東非遺體驗館亮相

  傳統文化解鎖年輕人社交密碼

  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介紹,隨著非遺、漢服等傳統文化在年輕人群中的熱度和人氣急升,成為年輕人的社交密碼,今年的“今潮非遺 精緻生活”2023年浦東新區“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宣傳活動格外注重與年輕人互動,希望更多市民,特別是年輕人走進非遺、感受非遺並愛上非遺,讓非遺在與年輕人的碰撞中煥發全新生機。

  在6月10-11日的非遺文化集市上,浦東群藝館將滿載運營,來自上海和浦東新區的數十項非遺項目,以及眾多熱門美術館、博物館和網紅文創産品都將“組團”亮相。這次活動也引入了近年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漢服主題,漢服愛好者可以身著美麗漢服,與來自上海各高校漢服社的年輕人一起,在集市上沉浸式感受墨海雅集、茶漪,自己動手製作古風飾品與團扇、香囊等吉祥物,欣賞由上海市越劇院和上海市滬劇院帶來的中華傳統戲服展示等國風系列體驗活動。

  同時,非遺文化市集上,還將集中開展各類非遺項目的展示、展覽、展演、體驗、義診等活動,充分展現近年來浦東非遺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及非遺和優秀傳統文化為當代生活帶來的美好變化。

【文化旅遊】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上海浦東非遺體驗館亮相

  浦東非遺保護工作積微成著

  從2006年,浦東鑼鼓書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浦東非遺的“001”號,十多年來,浦東新區的非遺保護工作積微成著、走向系統化保護。

  浦東全區現有83個項目列入國家、上海市和浦東新區各級保護名錄體系,在全區36個街鎮中,已有30個街鎮立項保護,其中,有8項列入國家級名錄,35項列入上海市級名錄,40項列入浦東新區級名錄。全區共有各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73名。現有市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8個,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社區傳承工作室15個,區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13個,區級非遺保護傳習所9個,涵蓋學校、社區、文化團隊等各個領域。

  近年來,浦東新區全面落實和開展“非遺在社區” “非遺在學校”傳承傳播工作,36個街鎮全覆蓋,惠及上海同濟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北蔡中學、建平實驗小學等50余所學校,浦東新區的陸行中學南校、三林中學是市級示範點位。同時,不斷延伸非遺的傳承傳播空間,走進商圈、樓宇、軍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浦東非遺保護工作目前已經建立起較具規模的名錄體系和基層傳承體系,實現了項目和傳承人管理制度化,並通過機制創新探索跨界賦能,不斷規範深化非遺保護體系管理機制。(作者:朱貝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