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香港話劇團作品《天下第一樓》首次亮相上海,也為東方藝術中心開啟精彩的2025年。
香港話劇團《天下第一樓》首次亮相上海 供圖 東方藝術中心
《天下第一樓》的故事從1917年講起,全劇通過一家烤鴨店的興衰,圍繞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美食文化,以小見大,折射出時代的變遷與個人命運的波折起伏。與此同時,更有宮廷市井、三教九流的眾生百相交織其中,引人入勝。
這部劇的誕生源自1985年編劇何冀平讀到的一篇外國報道,文中對烤鴨師傅的讚美引發了她的好奇,促使她深入全聚德烤鴨班體驗生活。1988年,講述一家烤鴨店興衰的《天下第一樓》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次亮相,成為北京人藝的代表劇目之一,至今已經多次復排。
香港話劇團版沿用原劇本,呈現的仍是原汁原味的經典情節。劇場內設置字幕,粵語獨特的聲調與音節賦予臺詞韻律感,在上海觀眾聽來也有別樣風味。演員在一些特定情節的處理上,頗具港式喜劇的幽默因子。
導演司徒慧焯在歷史與現代間找到平衡,採用寫實與寫意結合的手法,“基本上是另外一齣戲,北京人藝的版本會更傳統寫實一點。改編後整個戲流動最重要,然後就是要輕盈一點,我在舞臺美術上做了簡化。”司徒慧焯表示,“我是一個香港導演,當我用眼睛去看這樣一間北方烤鴨店的故事。文化的碰撞已經發生了。”南調回蕩北腔,福聚德儘是人間的酸甜苦辣。“主角盧孟實用自己在福聚德的經歷,學懂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意義。這個劇本裏,有唏噓,有追逐,還有生命的進度。”
此外,本輪演齣劇作家何冀平特意為主角盧孟實和洛英多寫了一場戲,這也是三十多年來《天下第一樓》首次“加戲”。“我希望給觀眾一個感覺,就是看完後你問自己,為什麼好像完完全全的另一齣戲”,何冀平如此解讀這段全新的場景。這齣戲恰如其分地呈現了本輪主創團隊對於故事的全新視角,究竟在這世間“誰是主人誰是客?”相信觀眾在看完全場亦會有不同的感受。(文 黎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