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隨著西安實行寬鬆戶籍政策,有越來越多外地的年輕人選擇到西安發展。90後哈爾濱小夥小柳亦是如此,在西安求學、工作,直至去年選擇在西安落戶。除了新的發展機遇,還要面對無法割捨的鄉愁。“從11歲開始離開家在外讀書,再到研究生畢業後留在西安工作,已經差不多17年了,以前讀書的時候,春節離家,家裏的離別氣氛沒有現在這麼沉重,可能是父母年紀大了,近兩年離家時都會看到父母默默的流淚。”2月23日,從哈爾濱飛至西安的小柳在咸陽國際機場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在家的時間短暫,小柳推掉了好友聚會,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待在家裏,陪父母聊聊工作、嘮嘮家常。“春節團聚的時光總是短暫而飛快,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他們。今年女友和我一起回東北老家,給家裏增加了許多歡笑,她為爸爸洗頭,我為媽媽洗腳,希望這樣做能彌補一下平日裏不在他們身邊的遺憾。”小柳説道。
每一年的春節,每一次的春運,都是中國境內的一次人口大遷徙。而這背後承載的是人們對故土的依戀,對家人的思念。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離鄉背井的人,都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幸福。小柳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從2017年2月7日離開家,到2018年2月12日回到家,整整一年,對父母的想念難以用語言形容。他説:“一年只有春節假期才能回家和父母團聚,都説‘父母在,不遠遊’,既然選擇了在西安發展,就要加倍努力和奮鬥,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快在西安紮根,將父母接到西安生活。”
哈爾濱中央大街上的冰燈(小柳 攝)
春節除了陪伴家人,繞不開的就是年味兒。2018年,西安舉辦了“西安年 最中國”系列活動,燈光秀、民俗表演等各類節目不斷,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也豐富了西安市民的春節生活,讓城市裏漸行漸遠的年味兒又回來了。而地處北國的哈爾濱,被譽為中國的“冰城”,冰雪大世界已經成為冰城人不可或缺的春節盛宴,冰燈的點綴讓城市格外亮眼。“哈爾濱和西安,一個是東方莫斯科,一個是十三朝古都,兩地各有特色。但無論身處哪座城市,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走出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航站樓時感受到的冷風,就知道自己到家了。一切還是刻在骨子裏的記憶,對於遊子來説,風也是家的味道。”小柳説。
跨越半個中國的春節團聚,每一年都在中國大地上演。離家,回家,再出發,這是眼下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寫照。但春節回家猶如魚類的洄遊,這也是中國人生命中的重要組成。人們對春節的期盼,源於家的呼喚,哪怕只是牽一牽媽媽的手、撫一撫爸爸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