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長慶油田採油五廠全力推進工會工作上新臺階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6 16:46:07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長慶油田採油五廠(以下簡稱“採油五廠”)西安工會聚焦建設“更加自信、更加體面、更有尊嚴”的幸福五廠這一目標,充分發揮工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著力推進四大普惠工程,不斷增強廣大員工的安全感、幸福感、歸屬感、滿足感,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採油五廠高品質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安心工程”讓員工擁有安全感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油田發展的中堅力量,採油五廠工會始終堅持以“讓員工安心上班、安全工作”為出發點,著力推進“安心工程”建設,讓員工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該廠始終把保障員工安全作為全廠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從增強全員安全意識、鞏固全廠安全成果入手,依託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開展了“安全家書我來寫”“安全經驗我來説”等“一月一主題”的“工會+安全文化”活動,築牢了安全生産“防火牆”。

  以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為出發點,採油五廠堅持開展送法律到一線活動,通過25次主題宣講、65次案例學習、2次知識競賽及常態化的崗位法制教育活動,讓廣大員工提升了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廠工會還聯合企管法規科積極為員工提供法律諮詢、參與協商、調解等法律援助服務,讓員工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更有底氣地依法維權。

  “民心工程”讓員工收穫幸福感

  採油五廠工會負責人表示,在惠民工作方面,單位一改過去“上層設計,下層執行”的工作方式,將員工訴求作為工作的追求,通過3658份調查問卷、35場次562人次的座談,精準掌握了員工對惠民工作方面的100余項需求。

  採油五廠及時成立了惠民工程辦公室,在統籌協調、組織落實油田公司各類惠民關愛政策的同時,聚焦員工關心的“食、住、休、行”難題,推出“實現大倒休、坐上安全車、喝上放心水、拿掉鐵皮房”四大“惠民工程”,讓員工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為實行基層大倒休,減輕員工勞動強度,該廠充分依託數字化的深度應用和“一崗一案”培訓模式的推廣,減輕崗位員工工作強度,實現了員工輪休從“上四休一、上三休一”過渡到“上二休一”,滿足了員工按時倒休的需求。同時,結合數字化無人值守場站建設工程,對宿舍點建設項目進行科學優化組合,在投入資金不增的情況下,共節約建設用地30余畝,建成標準宿舍百餘間,進一步改善了基層員工的居住條件。

  在民主調研中,有不少員工反映了乘車難的問題,針對這一難點,採油五廠工會通過與地方運輸公司積極協調,開通了西安、銀川、慶陽方向的倒班通勤車,並且在乘車費用方面與運輸公司達成協定,給予員工高達20%的優惠,在解決了員工安全往返的同時,也為員工節省了一大筆乘車費用。

  “暖心工程”讓員工擁有歸屬感

  採油五廠加強精準幫扶力度,對全廠員工家庭進行精準摸底,建立了全員信息檔案,重點針對“事件致貧、因病而貧”的特殊困難群體,積極探索困難幫扶的新路子,先後4次開展困難群體“大排查、大走訪”活動,使“不讓一名採五員工掉隊”的口號深入人心、落到實處。

  為滿足員工多元化的需求,採油五廠轉變思路,在持續開展“四季送”的過程中,通過前期基層調研、傾聽記錄、匯總分析等環節,及時對徵集的員工意見進行整理歸類,在確保統一預算、合規管理的前提下,制訂了至少3種以上的節日慰問選項,創新性推出“定制+套餐”式慰問,為員工發放真正喜歡的慰問品,實現了單一性慰問到可選式慰問的轉變,讓慰問工作更有溫度、更聚人心。

       此外,採油五廠組建了一支以外聘心理諮詢師為主,部分員工參與的心理疏導隊伍,定期深入一線場站,分期分片開展“心晴加油站”活動,為400多名員工提供了心理諮詢服務,確保員工身心健康、情緒穩定。

  “凝心工程”讓員工富有成就感

  在員工素質提升方面,分類別、分層次、多渠道實施員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先後組織了首屆工藝地質技術競賽、第十二屆職業技能比賽,各場站崗位練兵30余次,並以各級創新創效活動小組為依託,努力推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員工隊伍建設。在先進典型選樹方面,採油五廠依託系統完備、科學高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選拔評價體系,新增“科技標兵”“姬垣工匠”“崗位明星”等5個先進大類,形成了“老榜樣再建新功、新典型不斷涌現”的工作氛圍。

  採油五廠積極搭建員工展示才能的平臺,先後投入資金新建陜西榆林馮地坑基地足球場、塑膠籃球場和陜西榆林定邊麻黃山北作業區等5處基層活動場館,解決了員工活動場所匱乏的問題,為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

       兩年來,採油五廠成立各類文體協會9個,興趣小組36個,吸收有特長、有愛好的各類會員500余人,先後舉辦了先進頒獎晚會、誦讀會、健身操比賽、時裝秀、廚藝賽等10余項文化活動,組織了“姬垣杯”羽毛球賽、足球賽、籃球賽等體育賽事,進一步豐富了員工精神文化生活,員工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加強。(文 陶麗麗 韓江 編輯 劉君慧)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