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長慶油田採油三廠“變廢為寶”淘出3253萬元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9 16:31:54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是企業精細管理、高品質發展必由之路。作為長慶第一大採油廠,長慶油田採油三廠(以下簡稱“採油三廠”)每年報廢更新産生了大量的廢舊物資。為了加快建設節約型、環保型油田建設,近年來,採油三廠緊盯廢舊物資,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和再製造工作,每年都能從“廢品”中摳出上千萬“真金白銀“,成為長慶油田降本增效的典範。

  2018年,採油三廠再出“組合拳”,制定了2018—2020年三年修舊利廢再製造及設備維修費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堅持修舊利廢和再製造並重,層層分解目標,推行“以再代新”“以修代新”的模式,全員深挖內潛、聚沙成塔,實現了開源節流。2018年全年計劃修舊利廢3060萬元,超額完成3253萬元。

  “雖然是在舊料裏淘寶,我們還是要堅持先算後幹、算盈再幹、幹後再算的原則,從源頭上重視,嚴謹設計組織實施。”採油三廠廠長高佔武強調説。採油三廠先後出臺了《採油三廠廢舊物資回收及修舊利廢管理實施細則》《採油三廠設備再製造管理實施細則》,加大獎懲力度,實施修舊利廢三級核算制,通過完善制度、規範核算標準、營造氛圍、廣泛發動、全員參與,建立起設備再製造與修舊利廢長效機制,形成了“廠裏有方案、部門有措施、基層有目標、員工重參與”的濃厚氛圍。同時建立東西線2個閒置設備材料修復中心,通過集中優化、調整、組配等方式,實施分門別類的專業化修複利用,做到“能用而且用好”,堅決杜絕了新的積壓浪費。僅2018年大水坑材料修復中心共收集各類報廢設備物資4053台套。

  在制度的激勵引導下,採油三廠基層各單位積極踐行“節支等同增收、修舊就是創效”的理念,不等不靠,主動“找米下鍋”,紛紛成立修舊利廢車間、修舊利廢課題小組等,大搞清倉查庫、修舊利廢,全廠上下掀起了節約、環保、循環的“綠色旋風”。採油三廠紅井子作業區39井區李隆師傅洗洗刷刷,有31個廢舊閘門又重新“上崗”,機動組杜宇、孫慶賢修復再造,11台舊的抽油機在新井上找到了“位置”,2018年紅井子作業區幹部員工修舊利廢物資549個,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24.05萬元任務指標。採油三廠新寨作業區依託元115修舊利廢工房,大力開展廢舊閘門、抽油機部件、舊抽油泵、管閥配件、配電櫃進行修復再利用;自行製作單井不銹鋼生活水罐、加熱爐附件、飲用水凈化裝置水箱、毛辮子潤滑器等物資,僅2018年前10個月,作業區修舊利廢及再製造節約成本167.12萬元。

  “以修代新”,抽油機再造是最典型的例子。2018年,採油三廠産能建設項目需要抽油機432台,各採油作業區想方設法再造利用5、6、7型舊機數量124台,控降費用770萬元。截至目前,該廠還完成8台舊注水泵再製造,修復低壓閥門1822套,修復油管30.9萬米,修復抽油桿12.9萬米,提前並超額完成了全年修舊利廢控降目標。(文 王希琴 尚延峰 編輯 劉君慧)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