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宋佳):“現在很多家醫院都在落實省市政府要求的建立醫聯體的‘任務’,但是沒有實質效果。”1月30日,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龍崗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時,提出了醫聯體發展進程中的問題。
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龍崗接受採訪(攝影 柳洪華)
早在2009年,陜西部分地區就開始建立醫聯體試點,2015年在陜西全省全面推開。專科幫扶、優質資源下沉、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陜西在醫聯體建設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有益嘗試,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在龔龍崗看來,醫聯體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理順大型醫院、縣域醫院及社區醫院之間的關係。
龔龍崗對此解釋道:“我了解到現在的醫聯體大部分沒有實質性內容,或者僅僅成為醫生交流學習的渠道,沒有真正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沒有真正解決緩解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在推進健康陜西建設的過程中,陜西醫療衛生部門也在針對問題不斷提出解決方式。2017年,陜西省提出年底要完成醫聯體建設工作,要求每個地市都要組建一個緊密型醫聯體,到2020年要求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1月27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陜西省省長劉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9年要持續推進醫改綜合試點,加快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龔龍崗認為,陜西省政府提出緊密型醫聯體,就是想把醫聯體工作“做實”。他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是切實落實醫生多點職業。龔龍崗説:“病人信任大型醫院,其實是信任大型醫院的醫生,讓醫生在大型醫院有工作崗位的同時,在社區醫院、縣域醫院也負有工作職責,同時給予相應的報酬,這樣才能理順醫生的“責、權、利”關係,才能讓病人在大型醫院完成治療後,安心回到社區醫院康復。”
二是要聯動醫保、合療、保險公司,協同為病人的治療制定適當的比例費用,壓縮大醫院治療費用,加大縣域及社區醫院的治療費用,使病人安心回到基層醫院康復治療。
三是要打通大型醫院與醫聯體內各家醫院的人、財、物通路,通過談判達成共識,形成利益共同體,才能真正調動上下級醫院積極性,最大程度地緩解病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充分利用好現有的醫療資源為病人服務。
在政協分組討論中,龔龍崗也向陜西省政協醫衛體提出了建議:“希望2019年能專門組織調研,再細化實施細則方案,協調相關部門,把醫聯體工作真正做實,做出成效。”